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5-05-08 04:39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其中电池充电技术是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普及的关键,对小功率应用场合的车载充电电源而言,网侧功率因数、整机效率、功率密度等为研究重点,本文对车载充电电源进行了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本文对功率等级为1.3kW的前端单级Boost-PFC电路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其连续、断续、临界连续三种工作模式,并对该电路的平均电流、峰值电流和滞环电流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可知,连续导电模式下电感电流高频脉动最小,同时平均电流控制具有更好的电流跟随特性。通过半载与满载情况下仿真分析可知:采用平均电流控制的CCM Boost-PFC电路均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网侧电流谐波含量分别为2.24%、3.15%,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分别为±1.75%、±3.25%。同时本文还对功率等级为3.3kW的前端交错并联拓扑电路结构进行分析。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电流纹波特性、电感尺寸,该拓扑电路相比单级拓扑具有更小的输入电流纹波、更高的功率密度。通过对电路均流特性的分析,在电流环内加入无扰动占空比补偿环对传统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达到更好的均流效果。仿真分析表...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4335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电池更换式充电Fig.1.1Batteryreplacementcharge
图1.1电池更换式充电Fig.1.1Batteryreplacementcharge换式充电示意图,它通过自动化机械设备,用换,间接实现充电,对于大功率电动客车而言4],并且难以满足电池一致性要求。图1.2无线感应式充电Fig.1.2Wirelessinduct....
图1.2无线感应式充电Fig.1.2Wirelessinductioncharging
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电源的研究与设计图1.1电池更换式充电Fig.1.1Batteryreplacementcharge换式充电示意图,它通过自动化机械设备,用换,间接实现充电,对于大功率电动客车而言4],并且难以满足电池一致性要求。
图1.3有线传导式充电Fig.1.3Wiredcharge
并且难以满足电池一致性要求。图1.2无线感应式充电Fig.1.2Wirelessinductioncharging式充电示意图。无线感应式充电是基于电磁场能在空间内辐射到受端,再由受端将该磁充电方式电能损耗过大。不过无线感应式充方向。
图1.4车载充电电源Fig.1.4Vehiclechargingpowersupply
表1.1电动汽车功率等级Tab.1.1PowerlevelofEVs功率等级1.3kW、1.5kW电动观光功3.3kW、6.6kW15kW、30kW轻型客40kW、45kW、60kW高速轿站120kW、180kW大中要外接车载充电电源来实现电池小、成本低、....
本文编号:4044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044335.html
上一篇:含LCL滤波器的旋转式音圈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