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体系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

发布时间:2025-06-21 01:53
  超分子组装,是指构筑基元通过弱相互作用进行有序聚集,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聚集体的过程。在自然界中,小到生物的分子,大到生命组织,我们都能观察到超分子组装现象的存在。师法自然,利用非共价合成的策略构建人工自组装体系,已成为创造新物质和产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于不同的构筑基元的超分子组装体已经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相应的功能化亦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在这诸多的构筑基元中,平面且配位不饱和铂(Ⅱ)配合物,因其具有丰富的光谱性质和多变的聚集结构,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此研究背景下,本论文主要探究了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可控构筑及功能特性,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单齿型的蒽环-铂(Ⅱ)炔基化合物,并发现其能通过“成核-链增长”机制组装形成一维螺旋状的超分子组装体。随后,我们用手性酯替代酰胺,研究了单体分子结构参数(如氢键等)对超分子组装行为的影响规律。由于蒽环铂(Ⅱ)炔基元的存在能够赋予该体系良好的发光性能,因此我们通过将组装体手性与发光行为相结合,进一步考察了超分子组装体在圆偏振发光领域中潜在的应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将上述分子作为能...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与组装
    1.2 铂(Ⅱ)金属基构筑基元
        1.2.1 铂金属基化合物简述
        1.2.2 铂(Ⅱ)金属基化合物的光物理化学性质
        1.2.3 铂(Ⅱ)金属基化合物的类型
    1.3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
        1.3.1 离散型组装体系
        1.3.2 连续型组装体系
    1.4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功能与应用
        1.4.1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发光性质及其应用
        1.4.2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光敏特性及其应用
        1.4.3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带电性能及其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可控构筑及其在圆偏振发光领域的应用
    2.1 课题的引入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组装单体的制备
        2.2.3 仪器表征
        2.2.4 数学模型与拟合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铂(Ⅱ)炔基化合物组装行为研究
        2.3.2 超分子组装体的圆偏振发光性能研究
        2.3.3 超分子共组装体的构筑及其能量转移行为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铂(Ⅱ)金属基超分子凝胶的构筑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3.1 课题的引入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凝胶因子的合成
        3.2.3 仪器表征与样品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组份自组装行为研究
        3.3.2 双组份自组装行为研究
        3.3.3 双组份超分子凝胶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三联吡啶铂(Ⅱ)金属镊合体系的超分子聚合物的可控构筑及光功能化
    4.1 背景介绍
    4.2 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与其近红外发光行为的研究
        4.2.1 课题的引入
        4.2.2 实验部分
            4.2.2.1 原料与试剂
            4.2.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4.2.2.3 仪器表征与方法
            4.2.2.4 络合常数的计算
        4.2.3 结果与讨论
            4.2.3.1 菱形组装体的构筑
            4.2.3.2 主客体型共组装体的构筑
            4.2.3.3 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
            4.2.3.4 超分子聚合物的近红外光发射特性
        4.2.4 小结
    4.3 超分子交联网络的可控构筑及其光敏性质的研究
        4.3.1 课题的引入
        4.3.2 实验部分
            4.3.2.1 原料与试剂
            4.3.2.2 超分子交联网络的单体合成
            4.3.2.3 表征与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3.3.1 模型化合物络合行为的研究
            4.3.3.2 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
            4.3.3.3 超分子交联网络的光响应性研究
        4.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具有动力学陷阱特性的铂(Ⅱ)金属基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光热转换性能的研究
    5.1 课题的引入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5.2.3 仪器表征与方法
        5.2.4 光热效率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分子镊子(-)-1结构的测定
        5.3.2 分子镊子(-)-1的光谱测试
        5.3.3 分子镊子(-)-1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5.3.4 铂(Ⅱ)金属基分子镊子的光热特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4051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4051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