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5-07-05 11:42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亚洲乃至全球之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肝癌属于实体恶性肿瘤,低/缺氧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后肝癌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消融、肝移植、动脉介入治疗、化疗及联合治疗。由于肝癌前期症状较隐蔽,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的低/缺氧微环境会使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还原性抗肿瘤药物在低/缺氧条件下的抗肿瘤机制,可为探索能够提高低/缺氧性肿瘤化疗效果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肿瘤低氧微环境的药物提供借鉴,这是目前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硒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抗癌作用,但硒的抗癌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尚无研究报道。硒化氢(H2Se)是膳食硒类化合物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高还原性硒化物,具有很...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6047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一线和二线药物[4]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伐替尼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肝细胞癌,像索拉菲尼一样成为一线治疗药物(图1
图1-2肿瘤缺氧微环境[47]
图1-2肿瘤缺氧微环境[47]。性肿瘤缺氧的病理生理学的形成是由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速度滞后于肿瘤细胞的
图1-3线粒体活性氧产生过程
图1-3线粒体活性氧产生过程[114]。2.1.2RO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ROS和肿瘤细胞之间的联系在1981年首次被发现,当时发现胰岛素提高了细胞内
图1-4R120GCryAB过表达增强了抗氧化酶和GSH的循环,NADPH是最初始的还原当量的来源[123]
CryAB过表达增强了抗氧化酶和GSH的循环,NADPH是最初始的还原当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关于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异甘草素(iso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癌等作用。孙超等用异甘草素处理HepG用时间内异甘草素能够有效地降低细胞内的ROS水平....
本文编号:405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4056047.html
上一篇:仿生光热纳米粒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