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表情 ——当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形态探析
发布时间:2025-06-28 00:51
面部表情作为艺术家情感的直接体现,在工笔人物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难发现,人物面部的“无表情”状态作为一种现象,穿越了中国绘画发展直至今天。本文试图从传统哲学思想出发,寻求“无表情”情结的出现的原因,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最后发现“无表情”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在“无”中潜藏了“万有”,贮蓄着难以言说的“象外之象”。“无表情”以虚无、停顿、残缺,或是以简约的形象特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传达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境界,从而引发观众的审美联想,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体味到意犹未尽的审美感受。这种蕴含作者思想情感的“无表情”表情能引起观者的想象,带领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要创造出这样的“无表情”,艺术家要重视情感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和感悟自身的情感,领悟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由物生情,由情生象,将描绘对象与我们的内在主观情感浑然一体,达到物我交融、思与境偕的佳境。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状态概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性格简述
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语境
第三节 穿越表情
第二章 “无表情”作为一种情结的呈现
第一节 无中生有
第二节 超越表象
第三节 无言之美
第三章 “无表情”情结对我的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 意境的营造与品格的提升
第二节 由物生情,由情生象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54156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状态概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性格简述
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语境
第三节 穿越表情
第二章 “无表情”作为一种情结的呈现
第一节 无中生有
第二节 超越表象
第三节 无言之美
第三章 “无表情”情结对我的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 意境的营造与品格的提升
第二节 由物生情,由情生象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5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5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