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画派”看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当代艺术的生存态势
发布时间:2025-06-28 01:17
“云南画派”是二十世纪80年代由驻扎在云南的一批年轻画家创新的一个绘画流派,以传统的云南重彩画结合现代重彩形成新的绘画样式,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民族地区的一种艺术样式,深深的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熏陶,也成为了当地民族文化较典型的一部分,尽管“云南画派”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将民族当地文化很好的融入当代艺术创新出耳目一新的绘画艺术,不仅保留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色也在当代艺术中结合现代文化的特点,让传统与现代齐头并进。有鉴于此,“云南画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传统的民族文化与新锐的当代文化中的主要矛盾,本文以此为案例详细阐述“云南画派”作为民族地方文化是如何融入当代艺术的,它在当代艺术中如何的生存且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而受人瞩目,对现在如何挖掘民族文化、结合当代文化,甚至在当代视觉文化中绘画艺术的形式美给予我们的更多思考都是很有意义的。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本文研究方法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 民族民间文化
2、 当代艺术
3、 “云南画派”
一、 “云南画派”的历史由来及形成原因
(一) 云南申社与“云南画派”的前身——“粉墨画”的渊源
1、 云南申社与“粉墨画”
2、 由“粉墨画”到“云南画派”
(二) “云南画派”主创人员的意图及理论主张
1、 反文革美术畸形化及元明清僵化颓风
2、 复民间艺术中的色彩魅力
二、 “云南画派”与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
(一) 两者融合后的当代艺术作品解读(部分主要创始人不同的艺术语境表达)
1、 蒋铁峰诉说童年的梦
2、 丁绍光的版纳风情
3、 区欣文扎根探索本土民族民间文化
(二) 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后起代表创作趋势
三、 对“云南画派”的田野体验
(一) 将重彩画绘于云南建水紫陶的过程
(二) “云南画派”进入艺术课堂的现状分析(问卷调查云南昆明旅游职业中学,调查问卷见附录)
四、 “云南画派”复兴民间艺术的意义及相关探讨
(一) “云南画派”复兴民间艺术的意义:借鉴云南历代壁画复兴云南民间艺术
(二) 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代艺术的生存态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云南艺术学院 2012 年授予硕士研究生信息表
本文编号:4054187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本文研究方法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 民族民间文化
2、 当代艺术
3、 “云南画派”
一、 “云南画派”的历史由来及形成原因
(一) 云南申社与“云南画派”的前身——“粉墨画”的渊源
1、 云南申社与“粉墨画”
2、 由“粉墨画”到“云南画派”
(二) “云南画派”主创人员的意图及理论主张
1、 反文革美术畸形化及元明清僵化颓风
2、 复民间艺术中的色彩魅力
二、 “云南画派”与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
(一) 两者融合后的当代艺术作品解读(部分主要创始人不同的艺术语境表达)
1、 蒋铁峰诉说童年的梦
2、 丁绍光的版纳风情
3、 区欣文扎根探索本土民族民间文化
(二) 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后起代表创作趋势
三、 对“云南画派”的田野体验
(一) 将重彩画绘于云南建水紫陶的过程
(二) “云南画派”进入艺术课堂的现状分析(问卷调查云南昆明旅游职业中学,调查问卷见附录)
四、 “云南画派”复兴民间艺术的意义及相关探讨
(一) “云南画派”复兴民间艺术的意义:借鉴云南历代壁画复兴云南民间艺术
(二) 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代艺术的生存态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云南艺术学院 2012 年授予硕士研究生信息表
本文编号:4054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54187.html
上一篇:穿越表情 ——当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形态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