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上传”的个人同一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8 02:51
个人同一性既是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以实现人类永生为目标的心智“上传”在诸多科幻作品的影响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其中潜藏着的个人同一性问题更是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将人类的心智“上传”至计算机,但抛弃生物有机体,那么“上传”后的电子存在与原来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吗?围绕这一问题,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心理学路径为心智“上传”辩护,主张人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能力是人的本质,“上传”后的数字生命与原来的人保持着心理连续性,所以心智“上传”将成为人类实现永生的重要手段;生物学路径拒斥心智“上传”,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物事实,一个数字存在不可能与一个生物存在维系个人同一性,心智“上传”无异于对人类生命的亵渎。然而双方的激烈争辩并没有使这一困难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反而使这一问题陷入愈加繁琐的尴尬境地。
本文以心智“上传”中的个人同一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考察心智“上传”及其个人同一性危机,并在总结、批判心理学路径和生物学路径已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对心智“上传”的个人同一性问题作回应。全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出场:心智“上传”的图景
一、延续与增强:终极理想
二、心智到数据:必要隐喻
三、无损与替换:缜密程序
四、具身到离身:数字自我
第二章 透视:心智“上传”的同一性危机
一、源起、概念与问题
(一)个人同一性
(二)心智“上传”的同一性
二、心智“上传”的“忒修斯之船”
(一)生存还是毁灭
(二)“我”能为我吗
(三)多重“上传”
(四)奇怪的不连续
三、“同一性危机”之思
第三章 争鸣:个人同一性的有与无
一、心理学路径的辩护
(一)心理:人的形而上学本质
(二)心理连续性:个人同一性的根据
二、生物学路径的诘难与新论
(一)“分支”与“复制”——辩护危机
(二)有机体:人的形而上学本质
(三)有机体连续:个人同一性的根据
三、新洛克主义者的修订与问题
(一)“薄”属性与“厚”属性
(二)无分支心理连续性
(三)最接近连续者理论
(四)心智“上传”与活着
四、同一性争论的“死胡同”
第四章 新解:个人同一性的程度解
一、争议反思:二元论的遗产
二、混合理论:一个参照
三、同一性的程度解尝试
(一)强同一性:心身合取延续
(二)弱同一性:心身析取延续
四、心智“上传”的辩护:弱同一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4204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出场:心智“上传”的图景
一、延续与增强:终极理想
二、心智到数据:必要隐喻
三、无损与替换:缜密程序
四、具身到离身:数字自我
第二章 透视:心智“上传”的同一性危机
一、源起、概念与问题
(一)个人同一性
(二)心智“上传”的同一性
二、心智“上传”的“忒修斯之船”
(一)生存还是毁灭
(二)“我”能为我吗
(三)多重“上传”
(四)奇怪的不连续
三、“同一性危机”之思
第三章 争鸣:个人同一性的有与无
一、心理学路径的辩护
(一)心理:人的形而上学本质
(二)心理连续性:个人同一性的根据
二、生物学路径的诘难与新论
(一)“分支”与“复制”——辩护危机
(二)有机体:人的形而上学本质
(三)有机体连续:个人同一性的根据
三、新洛克主义者的修订与问题
(一)“薄”属性与“厚”属性
(二)无分支心理连续性
(三)最接近连续者理论
(四)心智“上传”与活着
四、同一性争论的“死胡同”
第四章 新解:个人同一性的程度解
一、争议反思:二元论的遗产
二、混合理论:一个参照
三、同一性的程度解尝试
(一)强同一性:心身合取延续
(二)弱同一性:心身析取延续
四、心智“上传”的辩护:弱同一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4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4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