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资源法律保护制度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3-15 02:28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也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但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民俗文化庸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法律保障制度的缺陷。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广西民族旅游资源主要概况
(一) 自然资源概况
(二) 人文资源概况
二、旅游资源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推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
3.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二) 消极影响
1. 急剧增加的游客人数超过部分景区承载力。
2. 民族地区环境风貌的破坏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
3.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民族传统文化悄然变异。
三、民族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法律视角分析
(一)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缺失
(二)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疲软
(三) 民族旅游资源环境监管乏力
(四)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守法意识不足
三、加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路径分析
(一) 完善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科学立法
(二) 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三) 加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严格执法
(四) 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民族旅游资源社会共治模式
(五) 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保障制度
本文编号:403500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广西民族旅游资源主要概况
(一) 自然资源概况
(二) 人文资源概况
二、旅游资源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推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
3.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二) 消极影响
1. 急剧增加的游客人数超过部分景区承载力。
2. 民族地区环境风貌的破坏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
3.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民族传统文化悄然变异。
三、民族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法律视角分析
(一)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缺失
(二)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疲软
(三) 民族旅游资源环境监管乏力
(四) 民族旅游资源保护守法意识不足
三、加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路径分析
(一) 完善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科学立法
(二) 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三) 加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严格执法
(四) 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民族旅游资源社会共治模式
(五) 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保障制度
本文编号:403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35009.html
上一篇:《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