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设区的市立法权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6 17:28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地方的法治建设,激发地方积极性,《立法法》于2015年进行修改,规定了设区的市可以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由此赋予了其立法权。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这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却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设区的市立法能力不足,立法队伍建设不完善,立法质量不高,多重复交叉现象,立法不科学,公众参与低等。本文从设区的市的立法权的运行机制入手,研究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的动态运行,以及运行中各机构组织的关系与配合的问题,为设区的市的立法质量的提高建言献策。在本文中,将运行机制分为五大机制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引言讲述写作背景与意义、运行机制相关概念的区分与界定、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讲述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概况与运行机制概述,包括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概念与特征、权限范围,以及设区的市立法权运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立法权运行机制概述。本文按照功能的不同,将设区的市的立法权的运行机制分为五大机制,人大主导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专家参与机制、备案审查机制、评估机制。第三部分讲述五大运行机制人大主导与公众参与机制、专家参与机制、备案审查机制、评估机制的...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写作背景及意义
    (二) 运行机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方法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及其运行机制概述
    (一)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主体与权限范围
    (三)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运行机制概述
三、设区的市立法权运行机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人大主导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 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三) 专家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四) 备案审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五) 立法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四、设区的市立法权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 强化人大对立法工作的主导
    (二) 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与机会
    (三) 充分吸收专家咨询的意见
    (四) 提高备案审查的质量
    (五) 确保立法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56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56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