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

发布时间:2025-03-15 05:52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差距扩大化现象,是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结果。现有区域的发展格局,是伴随着政府权力关系调整后,地方政府在执行区域政策的过程中,基于制度选择的地方化倾向,而导致的政策目标选择的地区化倾向。其中地方政府在支持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供给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也就同时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执行区域政策过程中,其利益分享的大小是其制度供给的原动力。它表明,当区域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具有正向一致性时,地方政府就作出有利于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安排,反之,地方政府就借助于中央政府在区域政策执行中,制度供给的滞后性,而以地区发展政策目标,置换区域政策目标,使之产生出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囿于当代中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政府主导型”市场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因此,地方政府在当前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当下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故而,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实施分权让利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应当同时加大对地方政府权力使用权限的监督制约,同步推进支持性制度变迁和修复性制度变迁的制度供给。如果让修复性制度变迁的供给,长期滞后于支持性制度变迁的供给,那么,将导致中国...

【文章页数】:2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概念界定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1.4 关于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国外国内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前提假设和基本方法
        1.3.1 本文所依据的基本前提假设
        1.3.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理论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基本结构
        1.4.2 政策执行研究视角的方法论创新
        1.4.3 考察区域差距扩大化研究路线的理论创新
        1.4.4 解决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理论创新
        1.4.5 本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区域政策介入区际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2.1.1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提
        2.1.2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客观依据
        2.1.3 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2.1.4 政府职能定位的双重内涵及其约束条件
    第二节 区域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的产生
        2.2.1 区际分工的非均衡性:区域政策产生的充分条件
        2.2.2 区域竞争中的“市场失灵”:区域政策产生的必要条件
        2.2.3 区域政策的基本功用及其执行矛盾
    第三节 区域政策目标的元价值选择
        2.3.1 区域政策目标的元价值选择: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均衡
        2.3.2 确保区域政策行政绩效的制度供给
        2.3.3 区域政策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第三章 区域政策执行系统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区域政策执行主客体要素的制度分析
        3.1.1 区域政策执行主体的制度分析
        3.1.2 区域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选择受制度的制约
        3.1.3 区域政策执行客体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结构的制度分析
        3.2.1 区域政策执行的权力体制结构
        3.2.2 区域政策执行过程的运行结构
        3.2.3 区域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结构
        3.2.4 区域政策执行的评估机制结构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环境的制度分析
        3.3.1 区域政策执行经济环境的制度分析
        3.3.2 区域政策执行政治环境的制度分析
        3.3.3 区域政策执行文化环境的制度分析
        3.3.4 区域政策执行国际环境的制度分析
第四章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原因
    第一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结构性制度原因
        4.1.1 分析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理论基本前提
        4.1.2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前提:中央政府权威认同的弱化
        4.1.3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起因:地方政府独立利益的生成
        4.1.4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现实途径:制度缺失下的代理人危机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功能性制度原因
        4.2.1 区域政策与地区发展政策的功能界定
        4.2.2 确保两类政策目标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4.2.3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从“区域问题”走向“问题区域”
        4.3.1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结论
        4.3.2 区域发展中两类病症的制度根源
        4.3.3 从“区域问题”走向“问题区域”的制度后果
第五章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演进历程
    第一节 改革与分权对区域政策执行的现实影响
        5.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5.1.2 双轨制体制下的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5.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逻辑范式
        5.2.1 关于中国区域差距扩大产生的理论源考
        5.2.2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逻辑范式
        5.2.3 中国区域政策执行机制的运行规律
    第三节 案例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逻辑
        5.3.1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价值目标
        5.3.2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后果
        5.3.3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阻滞的制度逻辑
        5.3.4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支持
第六章 区域政策执行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策执行模式的缘起途径与解析
        6.1.1 自上而下执行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途径
        6.1.2 自下而上执行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途径
        6.1.3 政策执行第三代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综合途径
    第二节 公共行政理论的范式变迁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6.2.1 政治价值与行政价值:行政理论范式变迁的考察维度
        6.2.2 官僚制行政理论范式的精神实质与内在缺陷
        6.2.3 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6.2.4 区域政策执行活动理论范式的价值选择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选择
        6.3.1 地方政府: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主角
        6.3.2 民主授权与行政授权下的政府责任
        6.3.3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责任的双重授权
        6.3.4 公民参与:政府双重责任统一的逻辑中介
第七章 区域政策执行制度建构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协商民主: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基础
        7.1.1 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从“发展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7.1.2 从多中心治理到协商民主的路径转变
        7.1.3 协商民主是一种政策执行的替代范式
        7.1.4 协商民主的制度意义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安排
        7.2.1 区域政策执行中推行协商民主的现实可行性
        7.2.2 协商民主框架下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制度安排
        7.2.3 协商民主条件下横向府际关系的制度安排
        7.2.4 协商民主条件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权限约束
        7.3.1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政治效率的合法性
        7.3.2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组织效率的合理性
        7.3.3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职能效率的有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3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03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