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织形式与员工感知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0:39
传统生产运营管理研究往往集中于生产线平衡、生产排程等技术、设施布局等方面的改善与优化,忽略对生产人员的心理感受、行为认知的关注。与传统运营管理不同,行为运营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领域,将行为科学与传统运作相结合,建立“行为运作”的理论体系,将人的特性、团队与组织特性考虑在内,进而研究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个体认知、行为对系统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工作特征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等,探索制造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生产组织过程中的工作自主性、工作投入、角色超载为中介变量,提出了两个链式中介关系假设。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结合实验设计方法、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实验中,结合多种措施消除对任务绩效产生影响的学习效应,以手工精细动作为工作内容和应用场景,以产品对象式布局的福特-流水线为参照组,得出实验结果:(1)生产组织形式对任务绩效影响不显著;(2)工作自主性对各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3)工作投入对社会-技术-团队化作业与任务绩效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显著,但对精益-U型线、工作分享-BB线与任务绩效间关系的中介...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作特征研究综述
1.2.2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1.2.3 角色超载研究综述
1.2.4 任务绩效研究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产组织思想的演变
2.1.1 泰勒主义
2.1.2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1.3 精益思想
2.1.4 工作分享思想
2.1.5 四种生产组织思想比较
2.2 工作特征模型
2.2.1 工作特征模型构成及测量
2.2.2 工作特征模型发展
2.2.3 本研究运用
2.3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2.3.1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发展
2.3.2 本研究运用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社会交换理论
2.4.2 资源保存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变量选择与定义
3.1.1 生产组织形式变量
3.1.2 工作特征变量
3.1.3 工作自主性变量
3.1.4 工作投入变量
3.1.5 角色超载变量
3.1.6 任务绩效变量
3.2 模型一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2.1 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的假设
3.2.2 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2.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2.4 工作自主性及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假设
3.3 模型二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3.1 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的假设
3.3.2 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3.3 角色超载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3.4 工作自主性及角色超载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假设
3.4 研究假设汇总
第4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研究变量测量
4.2 实验方案设计
4.2.1 被试选择及招募
4.2.2 实验地点
4.2.3 实验内容
4.2.4 实验任务
4.2.5 实验流程
4.3 实验数据收集
第5章 实验数据分析
5.1 数据分析思路
5.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实验操作有效性检验
5.3.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3.2 信度检验
5.3.3 效度检验
5.3.4 相关性分析
5.3.5 方差分析
5.4 模型一数据统计与假设检验
5.4.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4.2 信度检验
5.4.3 效度检验
5.4.4 相关性分析
5.4.5 验证性因子检验
5.4.6 回归分析
5.5 模型二数据统计与假设检验
5.5.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5.2 信度检验
5.5.3 效度检验
5.5.4 相关性分析
5.5.5 验证性因子检验
5.5.6 回归分析
5.6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对一线生产人员的启示及实践建议
6.2.2 对生产管理人员的启示及实践建议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实验所用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4056866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作特征研究综述
1.2.2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1.2.3 角色超载研究综述
1.2.4 任务绩效研究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产组织思想的演变
2.1.1 泰勒主义
2.1.2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1.3 精益思想
2.1.4 工作分享思想
2.1.5 四种生产组织思想比较
2.2 工作特征模型
2.2.1 工作特征模型构成及测量
2.2.2 工作特征模型发展
2.2.3 本研究运用
2.3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2.3.1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发展
2.3.2 本研究运用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社会交换理论
2.4.2 资源保存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变量选择与定义
3.1.1 生产组织形式变量
3.1.2 工作特征变量
3.1.3 工作自主性变量
3.1.4 工作投入变量
3.1.5 角色超载变量
3.1.6 任务绩效变量
3.2 模型一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2.1 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的假设
3.2.2 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2.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2.4 工作自主性及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假设
3.3 模型二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3.1 生产组织形式与任务绩效的假设
3.3.2 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3.3 角色超载的中介作用的假设
3.3.4 工作自主性及角色超载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假设
3.4 研究假设汇总
第4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研究变量测量
4.2 实验方案设计
4.2.1 被试选择及招募
4.2.2 实验地点
4.2.3 实验内容
4.2.4 实验任务
4.2.5 实验流程
4.3 实验数据收集
第5章 实验数据分析
5.1 数据分析思路
5.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实验操作有效性检验
5.3.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3.2 信度检验
5.3.3 效度检验
5.3.4 相关性分析
5.3.5 方差分析
5.4 模型一数据统计与假设检验
5.4.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4.2 信度检验
5.4.3 效度检验
5.4.4 相关性分析
5.4.5 验证性因子检验
5.4.6 回归分析
5.5 模型二数据统计与假设检验
5.5.1 同源性偏差检验
5.5.2 信度检验
5.5.3 效度检验
5.5.4 相关性分析
5.5.5 验证性因子检验
5.5.6 回归分析
5.6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对一线生产人员的启示及实践建议
6.2.2 对生产管理人员的启示及实践建议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实验所用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4056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05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