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的耦合分析——以美加入境旅游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1 05:24

  本文选题:在线旅游信息 切入点: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指数 出处:《旅游学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很多旅游目的地逐渐重视网络营销,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探讨区域旅游流对在线旅游信息的响应,文章提出了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概念,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15大旅游网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测度出了中国城市的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指数。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加来华游客入境旅游流偏好值,探讨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指数较高的中国城市在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且旅游资源禀赋高;美加来华旅游者主要集中前往中国东部地区;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表现出4种形态。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并非直接的对应关系。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the Internet in tourism, many tourist destinatio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online marketing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xtroverted online tourism information flow, and takes 15 major tourism websi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adopts text mining method.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outward online tourism information index of Chinese cities, analyzes the preference value of inbound tourist flow of American and Canadian tourists in China by statistical data, and probes into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outward online tourism information flow and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China. The Chinese cities with high information flow index of outward online tourism have high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and high tourism resources, while the touris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mainly travel to eastern China.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outward online tourism information flow and inbound tourism flow shows four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is no direct correspondence between outward online travel information flow and inbound tourism flow.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7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79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M501429) 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2013CXS015)联合资助~~
【分类号】:F590;F713.3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杨;路紫;孙中伟;孙静怡;;中国户外运动网站信息流对人流生成的导引机制分析——以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1期

2 孙中伟;路紫;;中澳留学网站信息流对留学人流导引作用机理[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3 杨敏;马耀峰;李天顺;李君轶;;网络信息与入境旅游流的V-R耦合关系分析——以澳大利亚入境旅游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4 方世巧;马耀峰;李天顺;李君轶;;基于百度搜索的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8期

5 张柳;李君轶;马耀峰;;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6 曹新向;;充分利用网络,为旅游研究和决策提供服务[J];旅游学刊;2007年05期

7 白凯;马耀峰;;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07年11期

8 高楠;马耀峰;李天顺;赵多平;林志慧;;1993—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9 柳礼奎;路紫;;论网站信息流整合及其对人流的导引[J];情报科学;2007年04期

10 韩冰;路紫;;户外运动网站论坛功能评估及其互动作用对个人出行行为的导引[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关于游客在苏州购物行为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俊峰;焦华富;丁娟;;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郑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朱华琴;;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与知识服务[J];沧桑;2009年06期

4 孙中伟;金凤君;王杨;;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5 杜丽娟;张欣;路紫;;国内网站信息流对人流导引作用机理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6 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7 钱树伟;苏勤;郑焕友;;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的关系——以苏州观前街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8 孙中伟;王杨;;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9 王蕊;苏勤;;旅游购物者分类研究——以黄山市国内旅游者为例[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10 代姗姗;唐周媛;徐红罡;;中国入境旅游者购物消费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舒永钢;WebGIS旅游信息搜索功用研究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丽君;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钟伟;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姜梅英;中国山地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媛;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殷静;入境外国游客在中国20个城市的时空分布与行为特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郁宇;火凤凰户外俱乐部整合营销方案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玲;旅游购物感知风险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卿前东;区域性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丽娟;基于霍华德—希斯模式的张家界游客土特产品购物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8 雷俐丽;来连国内游客旅游偏好及行为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静怡;户外运动网站的区位意义及其对信息流导引人流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冰;户外运动网站信息流对人流导引过程及户外论坛互动能力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梁弘秀,黄宗捷;电子商务信息及信息流的理论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刘宗粤;从行为科学角度解析态度结构因素[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谭婧;陶小马;陈旭;;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精明增长”综合测度——以长江三角洲16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5 林卫红;试论互联网对旅游业的影响[J];财金贸易;1999年08期

6 王兆峰;;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7 李佳,赵毅;重庆市旅游饭店供求浅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6期

8 刘永,杨伟政;信息空间拓展与信息流控制[J];档案管理;2000年03期

9 孙中伟,路紫;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10 张捷,刘泽华,解杼,都金康,张进;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捷;梁sチ,

本文编号:1642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42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