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旅游研究 + 中国古代 ; 参考:《旅游学刊》2014年10期
【摘要】: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目前尚无有关研究的全面综述。该文分别对早期中国古代旅游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现状做了概要梳理,并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有所发展,现有成果的研究重点分别为中国古代以及明清、唐宋旅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用性评价标准的局限。
[Abstract]:Since the 1930's, the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have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but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at pres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arly Chinese ancient tourism literature, tourism history,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geography and tourism econom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tourism has developed since 1997,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ancient China, touris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ouris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urism history, tourism culture and tourism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tourism research need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horizon, theory, methods and practical evaluation criteria.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分类号】:F5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刘德谦;群书中先秦旅游活动绎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3 李娜;;唐代旅游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J];地理学报;1993年01期
5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6 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7 黄宏;从古代游记散文看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陈宝良;明代旅游文化初识[J];东南文化;1992年02期
9 周振鹤;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勇;;明代西南地区文人旅游前的准备、心态和习俗[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亚琴;;中西方民族旅游性格形成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2 赵建昌;;中国旅游伦理学研究述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马继刚;王丽萍;;明清云南旅游活动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4 张丹丹;赵志芳;;旅游名胜誉称的艺术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冯岁平;论王士性的连云栈之行[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吴承忠;;从法式善的游览活动看明清北京士人的游览路线[J];城市问题;2012年03期
7 胡青芳;;我国旅游消费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8 吴必虎;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9 任唤麟;龚胜生;周军;;晚明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为数据来源[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10 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晓玲;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D];苏州大学;2011年
5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玉玲;滨海型城市旅游业之演进[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婷;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周;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赵男;旅游情境中的日常理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杨中焕;旅游文化视角下的《徐霞客游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文静;郑元勋《媚幽阁文娱》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热初探[J];北方论丛;1997年03期
3 朱靖宇;;“八景”的源流[J];北京政协;1994年08期
4 姜丽丽;;论《广志绎》中的旅游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5 李鸿斌;燕山八景起始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刘德谦;群书中先秦旅游活动绎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7 李鑫;;论晚明的旅游风尚[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8 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02期
9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10 陈初才;方志和区域研究[J];地理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D];厦门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2003年02期
2 曹国新,宋修建;旅游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一种基于发生学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杨晓霞,李天德;旅游信用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4 曹诗图;阚如良;刘晗;;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韩春鲜;;旅游概念诠释[J];经济地理;2006年S2期
6 ;《旅游科学》2006年度总目录[J];旅游科学;2007年01期
7 陈超群;罗明春;;旅游特色镇建设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8期
8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7年04期
9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7年03期
10 ;《旅游科学》2007年度总目录[J];旅游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3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5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6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王文超 中共开封市委书记 刘长春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 赵顷霖 中共新乡市委书记 吴天君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 路国贤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 张广智 中共鹤壁市委书记 郭迎光 中共濮阳市委书记 吴灵臣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李文慧 中共许昌市委书记 毛万春 中共漯河市委书记 靳克文 中共南阳市委书记 黄兴维 中共商丘市委书记 王保存 中共信阳市委书记 王铁 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 化有勋 中共周口市委书记 毛超峰 中共济源市委书记 段喜中;贯彻落实旅游立省战略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大业[N];河南日报;2009年
7 乔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旅游产业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8 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晓霞;积极对接高铁经济 力求旅游实现新突破[N];济宁日报;2009年
9 济宁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晓霞;积极对接高铁经济 力求旅游实现新突破[N];济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t,
本文编号:2065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6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