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8 19:14
【摘要】:运用计量统计和GIS工具对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已开发体育旅游资源1039个,地均55.80个/万km~2、人均16.85个/100万人,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其分布密度具有多中心分布的态势,总体表现为"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重心位于荆门京山县南部,各类型体育旅游资源重心位于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界地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自相关性,热点区位于武汉城市圈内鄂城—汉川—孝昌构成的三角地带,冷点区位于巴东—竹山—茅箭—谷城形成的梯形地带和咸宁地区。从战略制定、开发模式、资源整合三方面对湖北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提出优化策略。
[Abstrac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Hubei Province was studied by using econometric statistics and GIS to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039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Hubei Province, with an average of 55.80 / 10 000 km~2, per person of 16.85 / 1 million people, and the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are far more than th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s agglomeration type, its distribution density has the situation of multi-center distributi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two sides more, the middle less"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center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Jingshan County in Jingmen County,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various types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lies in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Wuhan City Circle and Eco-cultural Tourism Circle of West Hubei.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obvious autocorrelation. The hot spot is located in the triangle zone between Hubei city and Hanchuan Xiaochang in Wuhan urban circle, and the cold spot area is in the trapezoid zone formed by Badong-Zhushan-Mao Jian-Gu Cheng and Xianning area. From three aspects of strategic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model, resource integration, Hubei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spa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体育教育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肇庆学院旅游管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01165) 肇庆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6ZC-24)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华;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邱亚君;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开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6期

3 邢晓东;对开发山东体育旅游资源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4 彭小静;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8期

5 邱亚君;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开发[J];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01期

6 张利;丁亚兰;;论安徽省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7 汪英;;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8 王玉扩;王冠瑛;张翼;陈庆合;李会增;刘念禹;李曙刚;;河北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与市场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9 张利;丁亚兰;;论安徽省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10期

10 武胜奇;;中国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设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欧云海;张健;;开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旅游资源研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饶远;王丽静;;对开发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3 欧云海;;开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旅游资源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乔树红;陈亮;庞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张铁明;;河北省小城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建伟;合理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2 省体育局副局长 石生泰;办好红色运动会的几点思考[N];甘肃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云飞;山东省临沂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广博;吉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乙立华;济南市泉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4 赵超霞;基于SWOT视域江西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静静;京杭运河山东段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李妙;安化县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7 任婵娟;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及其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宋洋;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于素梅;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于莉莉;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86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386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