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跨文化视角下俄罗斯游客三亚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20:16
【摘要】:三亚,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我国以及海南省重要的战略旅游资源。自2007年以来,三亚旅游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猛发展,日益提高的国际化水平吸引了大批俄罗斯游客赴三亚旅游,这种现象在促进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使研究三亚旅游形象感知的学者们面临更多的挑战。俄罗斯游客在感受三亚异国海岛风情的同时,也在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三亚塑造的旅游形象与俄罗斯游客基于本民族价值观领悟的旅游形象存在着差别,而探究这种跨文化的旅游形象感知,一直是跨国旅游科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了俄罗斯游客对三亚旅游形象的感知,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网络日志法,深入探讨了俄罗斯游客对三亚旅游形象的具体感受基于跨文化理论、旅游形象感知相关理论,尤其是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认知—情感模型,构建了分析俄罗斯游客对三亚旅游形象感知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模型的基本模块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活动。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的有效数据,辅以网络日志文献,分析俄罗斯游客在三亚旅游的行为特征,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正确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第一,从旅游动机构成看,位列前三位的动机分别是休闲度假、避寒和增长知识,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表现出更多的休闲度假属性。第二,认知形象的21个因子普遍得分较高,均值按降幂排列可分为3个层级,分别为:很好层级的9个因子,较好层级的8个因子,一般层级的4个因子。情感形象的4个感知因子分值也较好,说明游客在三亚的旅游整体上看是轻松愉快的。大多数俄罗斯游客对“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整体形象持基本认同的态度。第三,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只有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综合形象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第四,综合形象感知对旅游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旅游满意度、推荐意愿与重游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五,俄罗斯游客在跨文化环境的旅游中,对旅游形象感知呈现了跨文化误读和理解困难的现象。同时,跨文化旅游中,也遭遇了诸多问题。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四条提升三亚旅游形象的针对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F125
【图文】:

情感,概念模型,形象感知,三亚


图 3-1 旅游地形象感知的认知-情感概念模型研究的进行,以及保障正确探索俄罗斯游客对三亚旅知-情感概念模型,利用 SPSS 进行假设分析。为此,统计特征对综合形象感知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晓燕;林源源;;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基于港澳居民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6年04期

2 陈麦池;;基于目的地品牌化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感知系统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蒋婷;;基于网络文本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4 张广海;张琳林;吴军;;沂蒙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李悦;李蔚;;基于汶川地震的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量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6 姚长宏;刘爱利;;旅游形象感知体系及其结构辨析[J];现代商业;2012年34期

7 张君;陈钢华;黄远水;;国内近十年旅游形象感知研究进展与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郝西文;;旅游形象感知影响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年24期

9 方雨;黄翔;;武汉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10 李春菊;黄利红;张啸天;;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旅游演艺活动游客形象感知研究——以杭州宋城千古情为例[J];智库时代;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璀蓉;杨兆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行为研究——以新疆喀纳斯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江宇婷;张艳;;基于网络游记文本的衢州旅游形象感知[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城市影像)[C];2017年

3 徐东文;;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效文;;“空间畸变”及其“间离效果”——浅谈一种影视创作中的话语叙事功能[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河南省太康县三中 张素梅;“以问导创”初探[N];学知报;2010年

2 周来祥;花与花的对话[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亚楠;通过绘本提高幼儿音乐形象感知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戴滢;基于UGC图片大数据的入境游客目的地在线形象感知差异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8年

3 叶卡捷琳娜;跨文化视角下俄罗斯游客三亚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4 杜昂;伊斯兰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5 苏春暖;新乡南太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6 沈世琪;基于旅游方式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7 刘莹;大型主题游乐园旅游形象感知测量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8 张璐;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互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乔丽;怀旧倾向、熟悉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10 卢芳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外游客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8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