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8:37
【摘要】:历史文化旅游始终是我国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因此历史文化旅游研究也一直备受重视。金源文化反映着我国独一无二的金朝开国之都的发展繁荣,体现了女真民族以小博大、海纳百川、不断进取的精神价值,为哈尔滨旅游开发提供了具有垄断价值的资源条件。金源文化旅游开发即以哈尔滨市阿城区所具有的会源文化为独特资源,以旅游要素配合和服务的提供,以产业开发为视野,生产出金源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以再现当年金上京都城的辉煌,使游客身临其境式的了解历史,获得知识,受到教育,从而实现鉴赏、得到别样的体验和感受。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区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类型,其旅游开发研究正朝着广泛而深入的方向进行。 本文依托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基础理论,运用资源条件SwOT分析法对阿城区会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在调研基础上描述了金源文化开发现状,重点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差,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影响力人的夺头产品,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程度低等。并分析出产生上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产业发视野,缺少产品深度开发的策略和对策。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即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选择。主要是,保护历史遗存,挖掘文化精髓,实施文化凸显策略;合理空间布局,实施规划先行策略:注重主题包装,实施产业化发展策略;打造四季精品线路,实施品牌开发策略;加强区域合作,实施捆绑开发策略:开发体验旅游产品,实施休闲与旅游结合策略;推进会源文化数字化,实施文化创意策略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图文】:

SWOT分析法,旅游资源开发


第 3 章 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3.1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swot 分析法)为了进一步分析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综合开发现状,本文采用国际项理通用的 SWOT 分析方法,对金源文化旅游发展自身具有的优势(S)和劣势(W)部面临的机遇(O)和威胁(T)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势是资源的垄断性势是指知名度低;机遇是旅游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文化产业的机遇;威胁是同品的竞争。只有找到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实现金源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的开发和深度挖掘,使其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主题,金源,女真,金代


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节庆活动开展对外交流。阿城史称“金源内地”,是我国历史上金代的肇兴之地和开国都城(1115——1153 年)。女真族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积极吸纳其他民族长处,在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6]。阿城自 2000 年 6 月 18 日定为阿城金源文化节起,每两年召开一届“中国·阿城金源文化节”,现阿城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金源文化节。即 2000 年阿城第一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朔源金源历史,传承古代文明,寻找女真神韵,展现阿城风采”;2002 年阿城第二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寻女真神韵,展阿城风采”;2004 年阿城第三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灿烂金源、人文阿城”的“中国·阿城‘绿波之夏’”;2006 年阿城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灿烂金源、魅力阿城。”;2008 年阿城第五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金代故都、魅力阿城”。其每届金源文化节以其鲜明的主题传承和弘扬着璀璨的金源文化,这同时也给参加文化节的中外嘉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开幕式,主题,金源,女真


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节庆活动开展对外交流。阿城史称“金源内地”,是我国历史上金代的肇兴之地和开国都城(1115——1153 年)。女真族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积极吸纳其他民族长处,在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6]。阿城自 2000 年 6 月 18 日定为阿城金源文化节起,每两年召开一届“中国·阿城金源文化节”,现阿城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金源文化节。即 2000 年阿城第一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朔源金源历史,传承古代文明,寻找女真神韵,展现阿城风采”;2002 年阿城第二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寻女真神韵,展阿城风采”;2004 年阿城第三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灿烂金源、人文阿城”的“中国·阿城‘绿波之夏’”;2006 年阿城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灿烂金源、魅力阿城。”;2008 年阿城第五届金源文化节主题为:“金代故都、魅力阿城”。其每届金源文化节以其鲜明的主题传承和弘扬着璀璨的金源文化,这同时也给参加文化节的中外嘉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莲;金源文化阶段性发展述论[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陆玉麒;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3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4 朱彩云;深层次发展黑龙江省金源文化旅游的思路[J];北方经贸;2005年05期

5 常征;;黑龙江省金源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詹利;王晶;;金源文化旅游:哈尔滨旅游开发的深度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李成;论金源文化的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2期

8 王禹浪;金源文化与金源旅游文化的开发[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04期

9 王忠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10 周桂英,卢芙玲;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黑龙江大学 朱桂凤;[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继欣;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0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90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c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