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特征及保护性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9:59
  上海旅游的新一轮发展目标是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上海旅游要与历史人文相融合,使上海的传统特色、地域文化成为都市的特色资源,才能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名胜古迹集中在历史街区中,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风貌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旅游资源类型、品质、空间分布、建筑、文化和环境六方面的特征。12个风貌区共220个资源单体,密度为8.16个/平方公里。五级资源占13.64%,四级资源占33.64%,三级资源占36.36%,优良级资源合计占83.64%,开发潜力较大。旅游资源共27种基本类型,除观光游憩河段外均为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共84个,所占比例最大。本文运用城市文化资本论和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观点,结合费城历史城区复兴的经验和澳门历史文化城区修复的经验,明确了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特征及保护性开发研究


一,论文技术路线图

费城,历史建筑,资料来源,作者


费城历史建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修复前,空地


护栏的花坛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使人联想到墓地,因此修复时将这些护栏移走,取而代之的是鹅卵石铺地,荒废的水泥棚架也被新建的拱形柱廊所取代(图3一1)。修复后将名称从“花园”改为“广场”,并以东方传教士的名字“圣弗朗西斯”命名,并成为了圣方济各堂区的中心。此外的成功案例还有议事厅前地修复、大堂前地修复等。澳门广场的改善满足了市民的期望,促进并保持了当地的商业。随着每个广场的修复,周围建筑的状况得到重大的改善。在澳门回归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每年参观人数,由800万跃升至2200万(2008)②。这些开放空间,如广场、花园和步道,成为接纳游客和供给居民使用的重要空间。图3一3圣方各济堂前空地修复前后对比(资料来源:樊飞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永续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张鸿雁教授“城市文化资本论”评述[J]. 胡小武,陈友华.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2)
[2]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以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更新规划设计为例[J]. 张春来,张倩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0(11)
[3]旅游开发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保护——以扬州“双东”街区为例[J]. 王威.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3)
[4]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与要素[J]. 陈燕.  商场现代化. 2008(29)
[5]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旧建筑改造模式探索——从邬达克建筑联想到的[J]. 张亦佳.  上海城市规划. 2008(03)
[6]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 陈飞,阮仪三.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2)
[7]澳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实践[J]. 童乔慧.  华中建筑. 2007(08)
[8]汉中市旅游资源特征分析与评价[J]. 徐映雪,任志远,薛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
[9]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 梅青,白彩云,孙淑荣,宋永生.  商业研究. 2007(01)
[10]强化特色,提升品质,促进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例[J]. 奚文沁,周俭.  上海城市规划. 2006(04)

硕士论文
[1]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D]. 李笑白.河南大学 2007
[2]历史街区与现代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 赵力.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84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