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S国家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GMS国家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问题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瞬息万变,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当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旅游业与传媒业的相互作用必将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加剧,旅游信息依托于互联网传播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始于1992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组织主导和推动,由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成。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资源围绕澜沧江-湄公河分布,主要包含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佛教文化三大类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具有同根性的人文旅游资源构成GMS旅游一体化开发和发展的基础。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四个导向”和“四点建议”,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推动下,依托于互联网的旅游信息传播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GMS国家旅游一体化、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GMS国家旅游业、传媒的发展概况,通过分析GMS国家旅游信息在互联网中的呈现情况,发现了GMS国家旅游信息在互联网传播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GMS国家旅游信息传播路径优化的几点新设想:坚持区域合作发展、构建立体的网络宣传营销系统、灵活多样的传播模式、人才优先发展,以期GMS国家旅游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更加顺畅,进而加速GMS国家旅游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 旅游信息 互联网 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8-9
- 1.1.1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与传播的互动融合8
- 1.1.2 区域旅游一体化助力GMS国家旅游信息传播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1.3.1 关于旅游一体化的研究综述10-12
- 1.3.2 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研究综述12-14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16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技术路线14-16
- 第2章 相关理论探索及借鉴16-20
- 2.1 相关理论探索16-18
- 2.1.1 区域旅游一体化相关理论16-17
- 2.1.2 网络传播学相关理论17
- 2.1.3 旅游传播相关理论17-18
- 2.2 相关理论借鉴18-20
- 2.2.1 长尾理论18-19
- 2.2.2 意见领袖理论19-20
- 第3章 GMS国家旅游发展概述20-28
- 3.1 GMS国家旅游资源概况20-23
- 3.1.1 自然风光20-21
- 3.1.2 民族风情21-22
- 3.1.3 佛教文化22-23
- 3.2 GMS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情况23-28
- 3.2.1 柬埔寨旅游23
- 3.2.2 老挝旅游23-24
- 3.2.3 缅甸旅游24-25
- 3.2.4 泰国旅游25
- 3.2.5 越南旅游25-26
- 3.2.6 中国云南旅游26
- 3.2.7 中国广西旅游26-28
- 第4章 GMS国家传媒发展概述28-35
- 4.1 柬埔寨28
- 4.2 老挝28-29
- 4.3 缅甸29-30
- 4.4 泰国30-31
- 4.5 越南31-33
- 4.6 中国云南33-34
- 4.7 中国广西34-35
- 第5章 GMS国家旅游信息传播现状分析35-48
- 5.1 GMS国家旅游信息在互联网中的呈现35-45
- 5.2 GMS国家旅游信息在互联网传播路径中存在的不足45-48
- 5.2.1 信息量不均衡,,更新迟缓45
- 5.2.2 缺乏整体信息攻势45-46
- 5.2.3 景点信息不均衡46-47
- 5.2.4 部分国家与地区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47
- 5.2.5 旅游一体化效应不明显47-48
- 第6章 GMS国家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路径优化48-53
- 6.1 互联网背景下GMS国家旅游信息传播的动因48-49
- 6.2 GMS国家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路径优化49-53
- 6.2.1 坚持区域合作发展49
- 6.2.2 构建网络宣传营销系统49-50
- 6.2.3 灵活多样的传播模式50-51
- 6.2.4 人才优先发展51-53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53-54
- 7.1 研究结论53
- 7.2 不足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真萍,黄建伟;建设云南旅游信息网络浅见[J];生态经济;2001年09期
2 刘鸣;肖江南;;《旅游信息管理》实验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3 黄素丽;;福建省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构想[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8期
4 ;旅游信息[J];旅游;2014年05期
5 ;旅游信息[J];湖北旅游;2011年06期
6 ;旅游信息[J];湖北旅游;2012年04期
7 ;旅游信息[J];旅游;2012年11期
8 ;旅游信息[J];湖北旅游;2013年01期
9 ;旅游信息[J];湖北旅游;2013年02期
10 ;旅游信息[J];旅游;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文吉;宫辉力;;旅游信息网络发布系统设计与建立[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举;旅游信息亭 拿什么来呵护你?[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吕成奇;旅游信息预报怎么做?[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张俊 东田;粤、港、澳搭建旅游信息平台[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陈振东 刘雯雯;我市旅游信息工作亮点频现[N];济宁日报;2010年
5 驻陕西记者 王晓民;专家热议旅游信息科学[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记者 郝丽萍;深圳投资近亿元 建旅游信息中心[N];深圳商报;2011年
7 记者 陈绍鹏;我市旅游信息平台启动[N];上饶日报;2012年
8 廖瑾 张宏宇;如何完善旅游信息统计预报系统[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孙东辉;旅游信息:多元化模式掘金“黄金周”[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记者 刘占勇;云南联通“沃游天下”旅游信息平台亮相[N];人民邮电;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姗姗;旅游信息微博传播结构及时空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郭宇箫;网络环境下旅游信息消费发展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高玲;城市旅游信息图解设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王玉;基于FSE模型的青海省旅游信息平台有效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5 周梦圆;基于接触点管理理论提升长沙高铁南站旅游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白茹钱凡;GMS国家旅游信息互联网传播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孙丽;面向旅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俊霞;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与编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建华;南窖绿谷旅游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1年
10 严澍;旅游信息传播的媒体选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6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