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 ——以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08 01:2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全球的经济资源在各国家不断流动,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同时,大量的世界资本涌入中国。我国对境外资本的态度也有了大幅转变,从一开始的“大门紧闭”到如今《外商投资法》的出台与实施及相应准入限制的放宽,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19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条目从48条减至40条,并将进一步放宽或取消外资进入增值电信、城市燃气等限制,这些都是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逐渐提高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啤酒行业的对外交易行为也渐渐频繁起来,当前啤酒行业对产品高端化的诉求也促进了国内、国际品牌的合作,如:华润与喜力啤酒、哈尔滨啤酒与百威啤酒等。从行业集中度及产品结构来看,美国及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啤酒市场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我国仍处于成长期,因此引进外资并对其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借鉴其先进的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长远价值。并购可以通过协同效应的产生,提高经营、管理、生产效率,还可减少竞争成本。在此情况下,外资并购势必会成为其提高市场势力,提高发展潜力的首要选择。由此,此次嘉士伯对重庆啤酒的并购无论是在国外啤酒企业与国内啤酒企业之间的并购还是在啤酒企业...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并购动因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外资并购动因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外资并购的相关概念
2.1.1 外资
2.1.2 外资并购
2.2 并购动因的相关概念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市场势力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3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理论
2.3.1 事件研究法
2.3.2 因子分析法
3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3.1.1 嘉士伯情况介绍
3.1.2 重庆啤酒情况介绍
3.2 嘉士伯外资并购过程
3.3 并购后的举措
3.3.1 完善产品组合
3.3.2 优化供应链
3.3.3 关停工厂提高产能
4 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1 嘉士伯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1.1 提高在中国西部市场势利
4.1.2 整合产业资源,获得协同效应
4.1.3 获得绝对控制权
4.2 重庆啤酒的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2.1 加强公司既有优势
4.2.2 提高管理能力
4.2.3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5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短期绩效分析——事件研究法
5.1 事件研究法的理论假设
5.2 事件研究法基本过程
5.2.1 确定事件日、窗口期、估计期
5.2.2 回归分析
5.2.3 计算日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5.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评价
6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长期绩效分析——因子分析法
6.1 因子分析法概念及模型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实证分析
6.3.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6.3.2 提取公因子方差
6.3.3 确定因子变量
6.3.4 因子变量命名
6.3.5 计算因子得分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偿债能力分析
6.4.2 盈利能力分析
6.4.3 发展能力分析
6.4.4 经营能力分析
6.5 长期绩效分析小结
7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7.1 案例的研究结论
7.2 启示
7.2.1 对重庆啤酒的启示
7.2.2 对类似啤酒企业的启示
7.3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4110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并购动因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外资并购动因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外资并购的相关概念
2.1.1 外资
2.1.2 外资并购
2.2 并购动因的相关概念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市场势力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3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理论
2.3.1 事件研究法
2.3.2 因子分析法
3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3.1.1 嘉士伯情况介绍
3.1.2 重庆啤酒情况介绍
3.2 嘉士伯外资并购过程
3.3 并购后的举措
3.3.1 完善产品组合
3.3.2 优化供应链
3.3.3 关停工厂提高产能
4 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1 嘉士伯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1.1 提高在中国西部市场势利
4.1.2 整合产业资源,获得协同效应
4.1.3 获得绝对控制权
4.2 重庆啤酒的并购动因及目的分析
4.2.1 加强公司既有优势
4.2.2 提高管理能力
4.2.3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5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短期绩效分析——事件研究法
5.1 事件研究法的理论假设
5.2 事件研究法基本过程
5.2.1 确定事件日、窗口期、估计期
5.2.2 回归分析
5.2.3 计算日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5.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评价
6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长期绩效分析——因子分析法
6.1 因子分析法概念及模型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实证分析
6.3.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6.3.2 提取公因子方差
6.3.3 确定因子变量
6.3.4 因子变量命名
6.3.5 计算因子得分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偿债能力分析
6.4.2 盈利能力分析
6.4.3 发展能力分析
6.4.4 经营能力分析
6.5 长期绩效分析小结
7 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7.1 案例的研究结论
7.2 启示
7.2.1 对重庆啤酒的启示
7.2.2 对类似啤酒企业的启示
7.3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4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