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艰难博弈——来自课程研究文献的证据
本文选题:民族教育 + 课程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传承的双重职能,现实中也使民族教育产生了族群认同与主流文化认同的目标分野。课程研究表明: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想和民族教育造成的主流文化认同的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使民族教育真正陷入到族群认同与主流文化认同的博弈当中。不可否认,在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博弈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夸大这种矛盾和冲突势必造成民族教育发展的两难,无视这种博弈则不能客观直面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困惑。课程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改进方面都进行了探索,成为民族教育中主流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相互博弈的有力证据,其结论对民族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Abstract]:Ethnic education has the dual fun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inheritance. In reality, ethnic education also produces the goal of ethnic identity and mainstream cultural identity.The curriculum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deal of inherit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ality of mainstream culture identity caused by ethnic education, which makes ethnic education really fall into the game of ethnic identity and mainstream cultural identity.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is kind of game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in a certain range under the multi-na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Exaggerating this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will inevitably create a dilemm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Ignoring this kind of game can not face the reality conf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objectively.Curriculum research has been explored both in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mprovement, and has become a strong evidence of mutual game between mainstream 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ethnic education, and its conclusion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ethnic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项目“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特色研究——以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为例”(DMA110315)
【分类号】:G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善鑫;;民族学校课程的多维解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3期
2 金志远;;民族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国家主体与国家认同[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3 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7期
4 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4期
5 金志远;;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批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5期
6 沈小碚;;对多元文化课程构建的理性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洪俊;齐阿娜尔;;课程失衡: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的多元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金志远;;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课程知识观[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9 秦玉友;;课程政策的文化抵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10 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玲艳;代建军;;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分析模型[J];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05期
2 王晶莹;;旅游英语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 张善鑫;;民族教育: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艰难博弈——来自课程研究文献的证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黄骥;;成人跨文化教育课程刍论——兼论成人英语课程的重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年06期
5 张静;冯建新;郭彦青;;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11期
6 余贞凯;王晓虎;;美丽云南乡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美学[J];军事体育学报;2016年04期
7 华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路及其当代意义——关于长征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的研究[J];民族研究;2016年05期
8 段锐超;;路径特征、推动因素与历史意义:对北朝民族认同的反思性考察[J];思想战线;2016年05期
9 李璧强;;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困境与重构[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15期
10 王小丽;;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差异研究[J];校园心理;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楚廷;;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5期
2 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4 乐先莲;;当代西方国家与教育关系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5 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覃红霞;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9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10 石鸥,赵长林;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远;民族教育合理性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S1期
2 墨骥;突出办学特色 振兴民族教育 奋进中的天津民族职专[J];中国穆斯林;2000年03期
3 杜裕泉;为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开发少数民族智力作出贡献——兼论研究民族教育的特殊重要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召玛杰;赛仓教授民族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1期
5 杨多立;云南民族教育经济支持问题的探讨[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金志远;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冶进录;玉树地区发展民族教育之我见[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8 丹果;发展民族教育 宏扬传统文化[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9 丁志川,尹旭晶,崔新强,闫云凌,李慧娟;发展民族教育 创建一流学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胡定南,崔桂华;江西民族教育五十年发展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文达;;论毛泽东关于民族教育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倪胜利;;民族教育政策应关注民族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奇甜;;不可忽视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4 刘文生;陈永芬;;发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王红梅;;论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模式[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蕊;;贵州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透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罗家俊;;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是根本[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皓;首都民族教育为西部育才逾四千人[N];北京日报;2007年
2 李泽兵;内蒙古民族教育将在高中普及[N];西部时报;2008年
3 陈晓东邋梁婷婷;民族教育让回族学生受益良多[N];宁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咏梅;民族教育会越来越好[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辛向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积极推进教育公平[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巴战龙;国家应优先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记者 丁燕;确保民族教育与普通教育 同步同质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陈凯;杭后民族教育蓬勃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9 青林;今年我市民族教育总投入近7亿[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龙;孟立军:民族教育在成长[N];中国民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军;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丽萍;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穆丹萍;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探析(1907年—194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袁春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赵雁丽;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巍;中国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5年
7 董丽娟;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莎娜;内蒙古地区民族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刘慧;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及实践偏移[D];西南大学;2015年
10 袁瑞婕;毛泽东、邓小平民族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1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74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