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20:17

  本文选题: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 + 社区职业技能培训 ; 参考:《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被成建制地集中安置在新的城市社区,使这些城市新的居民面临了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从经济学上来说,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成为城市的消费主体。由于居民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市消费主体的最好途径是通过获得良好的就业岗位来实现。事实上,他们由于难以获得良好就业岗位,其消费能力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并有逐步被城市边缘化的趋势,长期以往将导致城市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探索以社区为载体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具有显著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讨论:首先,对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力资本与教育培训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社区治理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其次,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背景和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的现状,讨论了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需求与路径,对在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中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了一般性分析。第三,根据实地调研,对长沙和济南两地不同培训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两地社区培训与非社区培训的效果,总结了社区在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中的优势、作用以及启示。根据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的分析,本文认为,社区在转移人口的培训和就业上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文章倡导通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文章提出了建立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总体思路、制度设计和具体构架,为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包括运行、课程、支持保障三个子模块的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new urban communities, which makes the new residents of these cities face the problem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urban society. From the economics point of view, one of the main signs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to the urban society is to become the main consumer of the city. Because the consumption ability of the residents depends on the income level, the best way to transfer the population from agriculture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urban consumption is to obtain good jobs. In fact, because they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good jobs, their consumption power decreases with time, and they are gradually marginalized by the city. In the long run, they will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dual structure in the city, which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l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with community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it defines several concepts such as community, community educati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so on, and also defines the theories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ocial integration, etc.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are summarized and commented.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pulation transfer community of formed agri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 demand and path of 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into the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the population of formed agricultural transfer. 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field research,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between Changsha and Jinan,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community training in the training of formed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training and non-community training in Changsha and Jinan. Function and inspir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mmunity sh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transferred popul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 system design and concrete framework of establishing the communit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the formed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operation and curriculum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the formed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Support the three sub-modules of communit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瀚;黄洪雷;;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环境心理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4年01期

2 姜波;;宁波市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01期

3 程姝;杨钧天;韩学平;;中外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唐献玲;;激活农业转移人口: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关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程业炳;周彬;张德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探索;2014年03期

6 赵继颖;周利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年11期

7 杜淑芳;;多伦县吸纳转移人口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仝尧;;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探讨[J];行政与法;2014年02期

9 孙蚌珠;王乾宇;;在全面改革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李永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盛英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探析[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官锡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双华;;论四川城市化建设的重点[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赵青宇;崔曙平;;转型期关于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云川;切实保障转移人口的基本权利[N];文汇报;2007年

2 陈灏;城镇化提速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3 陈灏;城镇化需强化产业支撑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被遗忘的角落:转移人口的居住权[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有序流动[N];经济日报;2013年

6 记者 孔令敏;农业转移人口及常住人口均为服务对象[N];健康报;2014年

7 王莉;免去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记者 周斌 刘子阳;努力实现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N];法制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谢雅楠;“进退有据”力保农业转移人口权益[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整理 王平;让更多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成市民[N];东方城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明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张协嵩;重点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超毅;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梦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赵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晗;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董莹;武汉市远城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分担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鹏举;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苏新亚;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测算与分担机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卢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教育支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成园园;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探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4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974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