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融合教育 + 随班就读 ; 参考:《残疾人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融合教育主张尊重残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他们尽可能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这一理念愈益影响着我国的残疾人教育发展。我国融合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近三成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能入学,随班就读这一融合安置方式还存在招生范围有限、规模萎缩、质量堪忧、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全社会的融合教育观念还未形成。今后应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法律、经费、师资等方面构建完善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营造平等、接纳的社会融合氛围,以促进残疾人融合教育的发展。
[Abstract]:Inclusive education advocates respec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receiv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s far as possible. This concept is increasing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in our country.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integrated education, but nearly 30%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of school age still fail to attend school.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enrollment scope, shrinking scale, poor quality, inadequate funding and so o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we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future, construct a perfect support system for in-class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law, funds and teachers, and create a social integration atmosphere of equality and acceptance.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DC01)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SHD05)
【分类号】:G7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昕畅;;从“平等”的概念分析香港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利与弊[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2 达理;;融合教育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3 徐胜;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4 季兰芬;聋儿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的情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曹漱芹;;概观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6 刘春玲;;孤残儿童融合教育的模式与对策[J];社会福利;2009年09期
7 闫燕;邓猛;汪斯斯;;印度融合教育的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8 刘敏;;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熊琪;;意大利融合教育成功的原因分析及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刘敏;;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巧月;;健聋合一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江巧月;;健聋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玉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宝爱;;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的探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君伟;刘丽峰;;随班就读教学现状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艳华;一位特殊孩子妈妈的“融合教育”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朱良骏 万仁辉 温现青;福田: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样的蓝天[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融合教育的理论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早期融合教育: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卢彬;“融合教育”突破“歧视樊篱”[N];南宁日报;2010年
6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 顾定倩;融合教育不能靠普校单打独斗[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麦凤庄;佛山首次研讨“融合教育”[N];佛山日报;2012年
9 杨桦;让他们通过融合教育融入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庆环;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黎阳;融合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影响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凤金;协同教学在美国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虞洁;对教师、家长融合教育认识的调查及智障儿童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楠;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思明;昆明市幼儿教师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慧丽;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D];集美大学;2015年
7 杨柳;成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谭王芳;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9 高洁;小学随班就读听障生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10 谢九英;残疾人教育公平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2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03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