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高科技素质的现代化新型农民。农民科技教育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水平、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国家历来重视农民科技教育工作,2006年初,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将农民列为四个重点人群(分别为: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之一,并提出了实施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昆明市五华区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政策,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时值《纲要》实施第六年之际,有必要对昆明市五华区过去几年来农民科技教育的效果进行中期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将来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本研究在在系统整理和回顾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分析为补充,通过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五华区两个主要村镇办事处(沙朗和厂口办事处)和一个城郊结合部街道办事处(黑林铺街道)308位农民和12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负责人进行科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切实掌握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现状的一手资料,通过剖析现存问题,并从外部环境、教育培训主体和教育培训对象三个维度分析影响和制约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因素,最后提出加强和改进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改进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现状,带来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长足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昆明市五华区的农民科技教育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昆明市五华区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认识较为理性,受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因素影响较大;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活动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昆明市五华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集中;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教育培训主体、教育培训对象三个方面。要使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第二要加大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和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加强和重视培训工作和培训体系的构建,构建合理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制。
【关键词】:昆明市五华区 农民 科技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引言9-21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2
- 1. 研究背景9-10
- 2. 研究意义10-12
- (二)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2-15
- 1. 相关概念12-13
- 2. 理论基础13-15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0-21
- 1. 研究方法20-21
- 2. 技术路线21
- 二、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抽样调查情况及样本区经济社会概况21-26
- (一) 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抽样调查情况21-23
- 1. 设计调查问卷和拟定访谈提纲21-22
- 2. 抽样设计22-23
- (二) 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抽样调查区域经济社会概况23-26
- 1. 沙朗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概况23-24
- 2. 厂口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概况24-25
- 3. 黑林铺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概况25-26
- 三、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现状调查分析26-35
- (一) 调查概况及数据统计分析26-32
- 1. 调查概况26-27
- 2. 参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动机和目的27-28
- 3.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和实施情况28-29
- 4.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内容29
- 5.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形式29-30
- 6.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时间30
- 7.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费用30-31
- 8.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效果31-32
- (二) 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现状分析32-35
- 1. 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取得的进展32-33
- 2. 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33-35
- 四、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影响因素分析35-43
- (一) 外部环境因素36-39
- 1. 经济因素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影响36-38
- 2. 文化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影响38
- 3. 公共政策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影响38-39
- (二) 五华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主体39-40
- 1. 重视程度39
- 2. 资金支持力度39-40
- 3. 教育培训体制40
- (三) 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对象40-43
- 1. 受教育程度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的影响40-43
- 2. 性别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的影响43
- 3. 年龄对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的影响43
- 五、提高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的对策与建议43-49
- (一)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4-46
- 1. 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44-45
- 2. 营造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45
- 3.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45-46
- (二)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和就业基础设施建设46-47
- 1. 加强农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46-47
- 2. 加强农民就业设施建设47
- (三) 构建合理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制47-49
- 六、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49-53
- (一) 研究结论49-51
- (二) 存在不足51-53
- 附录53-58
- 附录一:《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问题研究》调查问卷53-57
- 附录二:《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问题研究》访谈提纲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国良;;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问题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陈俊红;王爱玲;周连第;;北京市农民科技素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翟小云;;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5 章继刚;中国西部农民报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06期
6 向安强;贾兵强;许喜文;林楠;;浅论国外农民教育的特点[J];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7 黄梅;胡晓娟;;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06期
8 史振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训[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9 陈锦梅;吕剑红;梁艳萍;;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杜妍妍,姜长云;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筱英;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富英;吉林省农民科技素质现状与培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贺建平;青年农民科技素质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范玉陶;河北太行山区农民技术行为选择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