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8:05

  本文关键词: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游戏教学法能否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进行单一受试研究法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有:(1)探究游戏教学能否增进智力障碍儿童在个别训练课堂上的适应行为?(2)智力障碍儿童有哪些不适应的课堂行为?(3)探究游戏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研究对象为一名曾经就读于普通幼儿园,现在就读于特殊教育机构的智力障碍儿童。对个案的个别化教育训练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法,每周进行两次游戏教学,一次40分钟,一共介入18次。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入效果方面,游戏教学能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研究结果显示,认真倾听行为、专心上课行为、注意力集中行为、适当回应行为这四项目标行为在介入期的出现百分比均比基线期高出很多,通过C统计的Z值分析发现介入期和基线期达到P.05的显著水平,证明介入效果显著,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实验具有一定的维持效果,但是维持效果不稳定。 二、适应行为方面,研究发现个案在个别化教育课堂的不适应行为有认真倾听行为、专心上课行为、注意力集中行为、适当回应行为。 三、游戏教学方面,研究发现,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自由游戏与引导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维持智力障碍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证个别化教育目标的达成。在游戏设计方面,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设计具有以下设计原则: 1、游戏环境和玩具一定要安全并且具体; 2、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儿童自身的障碍特点。 3、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研究的目的、个案的个别化教育目标。 4、游戏的内容一定要参考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所具备的能力来设计。 5、游戏的过程要由易到难,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进行增加,增加难度的过程不宜过快。 6、注重游戏的过程,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智力障碍儿童配合的重要条件,也要通过语言和精神奖励让个案有所成就感,让个案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关键词】:游戏教学 智力障碍儿童 课堂适应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10-12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2
  • 1.3 名词解释12-14
  • 1.3.1 智力障碍儿童12-13
  • 1.3.2 游戏教学13
  • 1.3.3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13-14
  • 2 文献回顾14-26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4-15
  • 2.1.1 游戏教学14
  • 2.1.2 智力障碍儿童14-15
  • 2.1.3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15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3
  • 2.2.1 游戏教学及其相关研究15-20
  • 2.2.2 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相关研究20-23
  • 2.3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及其相关研究23-25
  • 2.3.1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在不同对象上的研究23-25
  • 2.4 国内外关于单一受试研究法的应用状况25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25-26
  • 2.5.1 游戏论25
  • 2.5.2 行为学派25-26
  • 3 研究方法26-41
  • 3.1 研究设计26-29
  • 3.1.1 研究架构26-28
  • 3.1.2 实验设计28-29
  • 3.2 研究对象29-31
  • 3.2.1 基本资料和现在的能力30
  • 3.2.2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问题描述30-31
  • 3.3 教学设计31-32
  • 3.3.1 参与教学人员31-32
  • 3.3.2 介入方案设计32
  • 3.4 研究步骤32-34
  • 3.4.1 实验准备阶段33-34
  • 3.4.2 实验阶段34
  • 3.4.3 资料分析与处理阶段34
  • 3.4.4 论文撰写阶段34
  • 3.5 研究工具34-36
  • 3.5.1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观察表34-35
  • 3.5.2 教师访谈表35
  • 3.5.3 同伴访谈表35
  • 3.5.4 个案母亲访谈表35-36
  • 3.5.5 游戏偏好调查表36
  • 3.5.6 增强物调查表36
  • 3.6 资料处理与分析36-41
  • 3.6.1 量化资料分析36-39
  • 3.6.2 质性资料分析39-41
  • 4 研究结果分析41-61
  • 4.1 课堂学习适应行为量的分析41-53
  • 4.1.1 认真倾听行为41-44
  • 4.1.2 专心上课行为44-47
  • 4.1.3 注意力集中行为47-50
  • 4.1.4 适当回应行为50-53
  • 4.2 游戏教学的分析53-56
  • 4.2.1 个案个别化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53-54
  • 4.2.2 游戏教学设计原则的分析54-55
  • 4.2.3 游戏引导策略的分析55-56
  • 4.2.4 游戏教学中教师角色和能力的分析56
  • 4.2.5 游戏教学整个操作流程的分析56
  • 4.3 社会效度分析56-61
  • 4.3.1 研究对象母亲的访谈分析57-58
  • 4.3.2 研究对象个训老师的访谈分析58-59
  • 4.3.3 研究对象同伴的访谈分析59-61
  • 5 讨论61-64
  • 5.1 游戏时长的设置61
  • 5.2 游戏主题及内容的生成61-62
  • 5.3 游戏活动设计的原则62
  • 5.4 游戏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的影响作用62-63
  • 5.5 游戏教学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63-64
  • 6 研究结论64-66
  • 6.1 游戏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具有增进作用64
  • 6.2 游戏教学有助于个别化教育训练实施64
  • 6.3 游戏的选择不仅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还要保证儿童具有玩该游戏的前备经验64
  • 6.4 本研究中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为以后智力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训练设计游戏活动提供参考64-66
  • 7 研究限制与建议66-68
  • 7.1 研究限制66
  • 7.1.1 维持期维持效果不明显66
  • 7.1.2 研究者没有时刻用儿童的语言或者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进行引导66
  • 7.1.3 社会效度资料的收集范围有限66
  • 7.1.4 缺乏对智力障碍儿童游戏能力的标准化、系统化评估66
  • 7.2 研究建议66-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71-72
  • 附录B:课堂学习适应行为观察表72-73
  • 附录C:游戏活动与教学目标对应表73-74
  • 附录D:游戏偏好表74-75
  • 附录E:家长访谈表75-77
  • 附录F:教师访谈表77-79
  • 附录G:同伴访谈表79-80
  • 附录H:增强物调查表80-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浅论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对智力障碍儿童行为治疗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2 曾兰;;浅谈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J];广西教育;2011年22期

3 吕养民;;儿童英语游戏教学与注意力及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4 杜青青;;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领域里的实践研究——走进智障儿童的声音世界[J];人民音乐;2011年06期

5 黎莉;;关于智力障碍儿童早期教育的探讨——陈鹤琴儿童教育观的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0年06期

6 王顺妹;游戏在弱智儿童心理康复与行为矫正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7期

7 胡斌;;利用游戏疗法改善智障儿童人际关系的个案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6年11期

8 王倩;;游戏治疗与特殊儿童[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9期

9 张福娟,江琴娣;游戏与学龄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10 邱学青;;幼儿园处境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8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