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的教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生态视野下的教学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化 非生态现象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生态学 社会生活 回归生活 教学生活世界 发展状态 教学系统
【摘要】:运用多学科的话语来解读教学的无尽意义已经成为教学研究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生态学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占据了优势,逐渐成为其中比较理想的一个选择。教学中的生态平衡与否蕴育了生态与非生态的教学现象,生态化教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客观、正确的教学理解基础之上,回归生活的教学是教学向生态化发展的必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生态化 非生态现象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生态学 社会生活 回归生活 教学生活世界 发展状态 教学系统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人口膨胀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促使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生态化”这个词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获取信息的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浅析异化概念[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4期
2 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黄忆春;生态主义课堂教学观的再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王牧华;另一双眼睛看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范式初探[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王牧华,勒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历史演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9 黄忆春;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活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1期
10 王牧华,靳玉乐;综合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谢军;;责任问题的价值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段仁燕;黄敏毅;;生态学限制因子定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3 王素玲;;生态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郑伟红,郑卫丽;对技术选择因素的反思——评乔治·巴萨拉的技术发展和技术选择思想[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王欣;徐成芳;;和谐济世——论作为时代选择的和谐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郑元叶;生态事实、价值观与生态伦理规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丽荣;陈志兴;;池田大作和谐德育观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杨发喜;;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魏博辉;历史地解读“我们”与“自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胡坚强;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心宪;;新世纪初国内期刊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过程——巴蜀作家群生态研究理论依据的文献整理之一[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管遵华;;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与现代企业管理[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3 杨俊;黄琴;李建忠;刘松年;;学术生态初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建新;;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郭武;;略论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全球发展为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波;;政府发展:脉络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红;;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天津工业遗存再利用[A];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晓壮;;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于红;;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天津工业遗产再利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段俊霞;我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4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5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崔达;全球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政治[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苏州大学;2008年
9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廷廷;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所蕴涵的生态美学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琼;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惠清;媒介融合的发展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晓峰;骑在道德围墙上的学校教师——教师的伦理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栋;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林纯萍;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贡小明;中国蔚县剪纸的文化生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媛;中西生态伦理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D];延边大学;2009年
9 高洪艳;论《乐记》的生态美学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罗海维;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贤贵;生态危机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雷毅;20世纪生态运动理论:从浅层走向深层[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3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4 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5 王治河;斯普瑞特奈克和她的生态后现代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6 张文军;后现代课程观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7 李臣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8 张武升;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9 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牧华,勒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环才;“眼”教学内容的一点改进[J];生物学教学;1989年04期
2 段永秀;处理教学内容的新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年08期
3 刘中顼;教学内容微调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J];湖南教育;2003年17期
4 蒋文莉;建立生态化的企业机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尚文进;也谈教学内容的组织[J];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04期
6 许己志;上课不能脱离实际[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年01期
7 王乃聪;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年06期
8 王镜铭,金宇慧;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对生态化道路的几点思索[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9 段青;智慧地组合教学内容——有感于“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课[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2期
10 ;九门功课全面学诺亚舟新状元内容致胜[J];中国考试(高考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品磊;;城市的生态化与环境保护[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张立宏;杜涛;;浅谈建设生态化钢铁企业[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3 李锐锋;;源自于内心深处的革命性变革——关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哲学思考[A];第三届中国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储建;;截切体教学内容的探讨[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运和;;从3DMAX软件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文楷;张玉苹;范秀娟;;讨论式教学方法如何引入课堂[A];全国电子技术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文伯屏;;生态化是人类唯一的出路[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8 李传荣;;财经类不同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内容探讨[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仲毅;陈云信;;材料力学教学面临的矛盾及对策[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郭芙蓉;;传统逻辑教学中的旁征博引[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有明 丰硕 李学玲;向低碳化生态化目标迈进[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黎文安 实习生 周美绿;着力建设生态化现代新型城区[N];西安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司林;让城市扛得起“生态”这面大旗[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海华;水更清 天更蓝 城更美[N];温州日报;2010年
5 罗涟浩邋李孟龙 顾霄扬;北仑推动临港产业发展生态化[N];宁波日报;2008年
6 段梅强 董广顺;平乡创建生态宜居城[N];河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采访组 本报记者 顾兆农 郅振璞 陈沸宇 王伟健 朱虹 刘文波;大美青海[N];人民日报;2009年
8 翁醉;走生态化道路[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9 王美军 闫鹏飞;平山力促工业向生态化转型[N];石家庄日报;2009年
10 曾荣新;试论教学内容的改革[N];人民武警;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程宝箴;制革生态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铬鞣剂的制备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4 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潘贻芳;面向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杜涛;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郑艺群;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D];福州大学;2005年
3 吴慧;社会发展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杨俊平;中等职业学校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松华;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亮;建筑创作的生态化趋向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何小英;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刘琪;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维;科技创新生态化与生态道德教育[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10 梅献忠;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1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1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