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探讨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探讨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已经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如何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心理扶贫,树立他们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广西工学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心理脱贫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的改革,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所谓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剑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景贵;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梅;;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2 江雪华;;通往幸福之路[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3 寸晓红;李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干预调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4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5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6 刘思彤;;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7 张烨;薛松;;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才智;2011年24期
8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9 丁建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10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童辉杰;童定;;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内隐理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杜志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润果;积极的人更幸福[N];健康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安平;金钱只能买6个月的幸福[N];健康时报;2005年
5 刘翔平;积极基因让你快乐[N];北京日报;2005年
6 黄爱群;快乐源泉在哪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于伟慧 王勇;关注心理贫困更为重要[N];海南日报;2006年
8 麦肯锡公司 Joanna Barsh Susie Cranston Rebecca A. Craske;积极心态的自我修炼[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守营;中国人的幸福感与经济发展不同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受访者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 采访者 王东(商报记者);彭凯平:学者有义务普及学术[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9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车凤岚;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6 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雷生;高校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驰;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1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8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