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4:16
本文关键词: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
【摘要】: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和严峻挑战。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远离了现实生活,把某些形而上的教条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依据,导致了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和机械的行为训练,它只注重道德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忽视道德的生成性和人文性,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成为道德说教、道德知识灌输,是为知识而知识、为方法而方法的形式主义教育,背离了道德教育的生存性。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构建道德教育大厦的基石,生活是道德教育产生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基础。道德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是一种由哲学抽象到教育具体的应然推理,即使该理念已成为所有人在德育观念上的共识,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观念在现实中就能变成充分而明智的行动,我们必须关注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在现实中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或误解。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不同的学者对“生活”的内涵有不同的见解;而在“生活”的外延上,依据不同的纬度和标准也可将生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二部分:对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别作考察与分析。道德教育与生活经历了融合、分离又重新结合的过程,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同时又超越生活,是为了未来的、可能的生活做准备。 第三部分: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现实背景进行分析。道德教育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背离了教育的初衷,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四部分: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其次要构建以生活为依托的道德教育内容,最后要贯彻实践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1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瑶;;主体间性视角下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2 曾繁田;儒家德育中的涵养乐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常艳斌;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宋旭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0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2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