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
本文关键词: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
【摘要】:目的:考察维汉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用汉语版和维语版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汉族大学生962名和维族大学生1006名。结果:①维族大学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明显高于汉族。汉族大学生的父母较维族大学生父母有更多的过份干涉、拒绝否认。②维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EPQ上除内外向上有显著差异外,余无差异,③维族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质、其它等因子分上与汉族大学生有显著差异。结论:①维汉大学生父母的养育方式的有明显的不同。②维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③维族大学生较汉族有更多的心理症状。
【作者单位】: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处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处
【基金】:乌鲁木齐市卫生局重点支持科研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跨文化研究发现,心理症状的内容会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维吾尔族是新疆特有的少数民族,地处西部边陲,有自己独特民族习惯和文化特点。由于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民族心理。为了更好地掌握民族性格及养育方式及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征,张志斌,吴新淮,徐秦;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519名男青年试用EPQ问卷的初步报告[J];心理学报;1989年01期
2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3 夏叶玲,纪香萍,王德胜;维吾尔族、汉族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2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4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琳,孟群,詹来英,岳淑英;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1期
7 朱李婷,刘远亮;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占江,王极盛;EMBU在城市中学生试用初步修订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9 王金文,姜厚璧,徐斌,欧阳华;在中国学习的印度留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王艳玲,祖海芹,周萍,李剑;父母教养方式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政疆;维汉两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D];中南大学;2003年
6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赛兰;罪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罪错类型之间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昕亮;1997-2002: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昌明,杨昌芬,马渝根,刘协和,何廷尉,杨珉;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成都地区试用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2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我国的修订[J];心理科学;1984年04期
3 范晓玲;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军,王玉凤,顾伯美,刘靖;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儿童父母教育方式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1期
2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3 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5期
4 王晶晶!264200,李平!264200,张可友!264200;症状自评量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摘要)[J];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11期
5 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6 李祚山;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7 王洪芳,麻爱华;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1年11期
8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9 谢金凤,王承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联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素贞,刘国伟,刘向欣,徐改玲,高丽娟,许明智;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冬梅;抚顺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景淑军;儿童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与哮喘关系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良;城市社区青少年防御机制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静;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贾晓宾;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冲突处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1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8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