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
本文关键词: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90年代以来,这一学科进入了漫长的沉寂期。沉寂的主因在于它无法对社会重大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失去了启人心智的力量。对于社会而言,美学体现其价值的主要方式在美育,当前美育理论的狭隘、僵化和匮乏已成为制约这一学科为社会广泛肯定的最主要原因。基于这种情况,本刊特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一组文章,探讨美育理论如何面对社会变化,拓展其理论边界,以为美学重建一条介入社会途径的可能性。
[Abstract]:After 1980s the aesthetics of heat, since 90s, the subject entered a long period of silenc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t cannot silence respond forcefully to the major social problems and lost the inspiring power. For society, the main western aesthetics reflects its valu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narrow, rigid and the shortage has become the main reason for restricting the subject to widespread recognition. Based on this, we invited experts to write a series of articles on aesthetic theory how to face changes in society, expand the theory boundary, that aesthetic reconstruction of a social way possibl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G40-014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学科进入了漫长的沉寂期。这期间,虽然先后有审美文化研究、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等不断成为新热点,但与80年代的“美学热”相比,在总体上仍显寂寥。简而言之,这一学科的沉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面对中国社会近20年来的重大变革,它长期无法做出有力的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富春;;技术时代的审美教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高建平;;美育与社会改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柴自生;;也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黄睿;;“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J];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宫向阳;;彼得·德鲁克创新思想的哲学考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万学;“两个估计”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反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7 杜绍厚;;改革的哲学问题讨论综述[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6年03期
8 林仑山;唯物辩证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J];东南学术;1988年02期
9 陈建生;试论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J];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学新;;试析“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延莉;;浅析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辛科;;我国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与价值内涵演变——从“严打”到宽严相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余学新;;试析“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王鲁宁;;略论循环经济的生态学价值及哲学基础[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张安;;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田辰山;;“一”与“多”,人文奥运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奥林匹亚到北京[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蓉 时尚杂志社人力资源部经理 江平 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傅沛明 SMC(中国)有限公司人事课课长 柴虹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HR是企业的消防员吗?[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2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 袁园;深圳富于智慧的价值选择[N];深圳商报;2010年
3 马达;信仰化或产品化:品牌生存的价值选择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4 竹立家;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选择[N];学习时报;2004年
5 忠欣;干部价值选择进入多元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黄力之;审美抗御“物欲症”[N];人民日报;2010年
7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蒋 啸;审判者程序正义思想下的价值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金烨;A股长期牛市临近[N];证券时报;2006年
9 龙月洋;业务外包:供应链的价值选择[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杜发光;社会主义荣辱观——新闻媒介的价值选择[N];周口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何放勋;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文勇;科学与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价值选择[D];厦门大学;2009年
6 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清华大学;2005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兴国;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技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丁冬雨;韩非子功利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陈航;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哲学基础[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祝静;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5 汪芳;青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王国正;恽代英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源远;汉族民间吉祥图案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付秀勇;论弗里德曼自由经济制度伦理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伟华;由“仁、善”到“理、气”[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齐鹏;方以智科学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6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