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教育公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3 13:45

  本文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础教育 农村教师 教育公平原则 教师职业态度 新农村建设 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 教育方式 农村教育 出处:《农业考古》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现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是根本。在基础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中,农村教师最为基础而又最为终极、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认为,农村教师的职业态度、师生关系、素质水平、教育方式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在性因素,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必须注重抓好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教育公平创设优良的外在环境。
[Abstract]: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equity is the fundamental. In the heated discussion of the equity of basic education, the rural teachers are the most basic and the most ultimate, and the indispensable position and role have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ttitud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level and education mode are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to promote the rural basic education equity. To realize the rural education equit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rural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To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educational equity.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宜春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华东,白健;教育公平的教师视角[J];教育探索;2003年07期

2 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显中;;公民资格论——政府公共性视界中的公民公共感能力探究[J];道德与文明;2006年05期

2 龚怡祖;弱势教育部门“国民待遇”问题的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肖行;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4 高新才,滕堂伟;从一般要素解放到人的解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聂江;;关于中国教育性别隔离的分析[J];南方人口;2007年01期

6 邱红;;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性别分析[J];人口学刊;2007年05期

7 向丽;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制度公平探析[J];教育探索;2005年10期

8 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9 田科瑞;论西部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公平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谭琳;宋月萍;;性别视角中的儿童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虹霞;西北乡村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陶百强;我国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吴陶;中国西部农村女性受教育权利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钟启华;对我国农村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侯建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覃琴;人教社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性别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海艳;行政意识形态结构论[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赵冰冰;论南北环境正义问题[D];青岛大学;2007年

9 黄艳玲;论企业伦理化经营的制度保障[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玉素萍;论德性与德行的冲突与一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纪大海;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徐华;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屏西;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黄经阊;我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唐秀颍;陈孟昭;向平;姜拱绅;徐正贞;倪谷音;;中小学如何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上海市部分教育工作者座谈(摘要)[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4 方宗熙;;生物——一门重要的学科[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5 许家屯;;关于中小学教育的调查[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6 ;抓好师资培训这个关键环节[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7 孟勋卿;;应加强中学主要课程的教学[J];天津教育;1980年12期

8 ;乱砍课程的作法必须纠正[J];四川教育;1980年08期

9 本刊编辑部;;大家来讨论“科学育人”问题[J];湖南教育;1980年10期

10 ■凤德;;日本中小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机器[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尔寿;;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地理基础教育[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石保平;常秀斌;;教育树人 兴村富民——长子县吕村科教兴村的调查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村校结合 科教兴村 脱贫致富[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4 ;黄土高原织锦绣 科教兴村达小康[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5 陈光旨;;坚持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是国情的需要[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刘洪军;;劳动课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窦琛玉;;基础教育的跨世纪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8 王燕;;针对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杨靳葆;贾建敏;;基础教育与民族素质[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10 郭建明;贾焕娥;;加强素质教育 办活农村小学[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周祖臣;小学生种出万元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夏辑;众博士关注西部民族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校长助理 张贵新;师大 为继续教育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苏天;恢复中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黄纪泽;发展新世纪基础教育要切实加强教育督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时晓玲;今后5至10年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刘华蓉;美国中学生 没有必读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于东;今后5至10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N];法制日报;2000年

10 练玉春 叶蓁蓁;中国基础教育并不弱[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闫孟祥;宋代临济禅思想的发展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6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香花;试论何思源教育思想和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选辉;中小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谭再琼;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聪;论高中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燕;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苏超时;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2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2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