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15 16:25

  本文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新课程实施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新课程实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其原因可从认识论视阈和主体特性视角进行审视和分析。对于不确定性,新课程实施主体表现为三种回应方式: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实用主义。这启示我们:承认不确定性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认清这一事实,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和正确评估新课程改革成果。
[Abstract]:There are many uncertain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which can be examin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and subjective characteristics.For uncertainty,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three ways: radicalism, conservatism and pragmatism.This enlightens us: acknowledging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is the premise of solving all problems, recognizing this fact is helpful to further solve the problem and correctly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宪宾,鲍传友;变革中的教师焦虑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年08期

3 鲁鹏;;论不确定性[J];哲学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黎涛;;如何创立成功有效的语文课堂[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红英;;奥克肖特论理性主义政治的局限性[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4 张东;;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渗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5 廖圣河;真实:公开课的生命[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张东娇;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余学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马艳红;邢金明;;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几个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五所学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9 邱畅;;论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文化导入[J];才智;2010年21期

10 唐晓红;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丽红;;变“加餐”为“家常便饭”——地理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胡丽;科技风险预防的综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宋增伟;制度公正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莉;聋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创新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莉;长沙市岳麓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思源;教师威信的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芳;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周世兵;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小寅;不精确本体模型与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赵妍;语义Web模糊本体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那明明;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胥睿;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合作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维利,刘磊;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压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富;;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J];教学研究;2008年05期

2 李爽;;新课改 新理念 新目标 新方法——浅议新课程改革[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12期

3 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4 王福谦;刘建伟;;高师学生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调查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王士斌;尚友杰;丁邦奎;;浅谈新课改实施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6 有宝华;张绪培;;山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状况暨“减负”情况调研评估报告[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2期

7 李崇爱;夏冬晴;;论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文化心态变革[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0期

8 岳运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11期

9 张琮;;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S镇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10 郭婷;曾青云;;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恒;;试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德育“三结合”教育的艰巨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刘小辉;;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大连市红旗高中课题组;;课程改革对中青年教师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4 杜勇;;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徐q,

本文编号:1754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54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