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智慧就在哪——教师的生命体验、教育体验与智慧体验
本文选题:生命体验 + 教育体验 ; 参考:《人民教育》2008年23期
【摘要】:正什么情况下,外在的职责和义务能够变成教师的内在需要?什么时候,教育的职业能够变成舒展教师身体与灵魂的职业?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之所以艰难,不仅在于每个回答者的立场和角度不一,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更在于这个转化过程异常艰难。正因为如此,相当多的教师终其一生,都无法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Abstract]:What is the case, the internal need of external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o become teachers? What tim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can become a teacher to stretch the body and soul occupation? Thi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t is difficult not only in each respondent's position and point of view,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unified answer in thi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mor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is, many teachers throughout his life, can realize the teachers occupation happines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剑;周帆;;狄尔泰“历史理性批判”中的“想象”之维[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美芬;;浅析战争的阴影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邓俊能;;论《望舒草》的现代悲秋主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培;;论教师生存状态的内涵与职业规定性[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1期
5 易丹;;生命力量的镜与像——剖析作家与作品的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涂显镜;;冯至《十四行集》里的死亡意识[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7 史绍典;;生命体验的真实课堂——刘勇《〈再塑生命〉课堂实录》点评[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7期
8 史绍典;;生命体验的真实课堂——《〈再塑生命〉课堂实录》点评[J];中学语文;2010年Z1期
9 陈伶利;;教师的幸福与成长相伴[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26期
10 杨福生;;文化想象与1990年代散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王玉琴;;教师职业枯竭研究综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鹏;高峰强;;高中阶段教师职业枯竭的多层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龙扬志;;叙事性·生命体验·诗意生成——读李小洛组诗《孤独书》[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永;;耀亮生命的闪电——李小洛诗歌散论[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史许福;;教师职业审美性的美学阐释[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林凤慧;;在自主发展校园文化环境中 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武志达;郭胜;;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引领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路俊福;腹有诗书气自华[N];驻马店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海荣;法是合乎正义的生命体验[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洪治纲 暨南大学中文系;写作是对记忆的回望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梁苹;NGO中的女性:激情而不失理性[N];中国妇女报;2007年
5 李云雷;文学与我们的生命体验[N];文艺报;2010年
6 黄涌;作为生命体验的阅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王文;江南春:不接受没有浓度的人生[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8 甘以雯 百花文艺出版社;生命体验与人文情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癌症:危崖上的生命体验[N];健康报;2011年
10 姚崇维;艺术之情感[N];承德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源源;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城乡分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众;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强;大学生命教育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永东;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5年
6 鲍永玲;“种子”与“灵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梅景辉;生存与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洁;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瑞娟;味:作为传统文学阅读理论类型的存在[D];北京大学;2011年
3 张杨;40年代的张恨水[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联;体验与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邹水萍;跋涉在苦难尘间的生命书写者[D];南昌大学;2005年
6 吴永华;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雪敏;新时期女性散文的生命体验与言说方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雪梅;“第六代”导演的美学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熊华;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一;萧红悲剧意识论[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5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5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