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开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教学平台构想

发布时间:2018-05-18 11:12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现代教育技术 ; 参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5期


【摘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为师范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开放的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平台,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实验手段以及继续教育方面,可以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为中小学培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合格人才。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pen and networked teaching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public 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experimental mean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with educational skill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分类号】:G652.4;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卫华;浅析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信息化;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礼智;戴维;刘兴顺;宋杰;;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2 刘育涛,安素平;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3 冯利民,胡靖;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陈艳利;周丽俭;;基于学科建设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究——课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马晓军;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6 刘赣洪;贺伟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君晓;;从建构主义角度分析多媒体教学的师生角色定位[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孙晓艳;黄萍;;基于Multisim的电子电路课堂教学[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24期

9 冯红艳;王仁宝;;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21期

10 王仁宝;;多媒体课件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钟鸣;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教学模式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健;运动生理学实验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齐秋香;山东省基础教育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樊晓卿;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宫延军;高中教师知识共享解决策略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俞利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雁;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党钟;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夏春青;有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晓齐,董杜骄;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邓湘琳,刘险峰;信息迷航与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年05期

3 胡凡刚;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心理因素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4 吴伟敏;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郭磊,郭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成因及化解[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4期

6 王佑镁;电子学档: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岩;;以信息化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第五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教育信息化主题活动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2 ;欢迎订阅2010年《中国电化教育》杂志[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3 何克抗;;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何创新?——2009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4 吴学梅;;陈春雷: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Z1期

5 ;欢迎订阅2010年《中国电化教育》杂志[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2期

6 陈永昶;;“两栖”教师与教师教育创新论[J];中国信息界;2010年Z1期

7 ;北京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8 李艳红;;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与研究[J];职业时空;2010年01期

9 陈晓慧;刘琳;;信息社会视野下对教育公平理念的思考[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10 黄沈涛;;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谈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李爱琼;;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网络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黄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高速通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6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7 沈占会;;利用网络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谷晓凤;;试论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吕贤年;张绍山;韦法运;候阳存;;“数字校园”建设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丁_g;;英国“南约克郡电子学习计划”及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佳;AMD成立两“中心”助力我省信息化建设[N];福建工商时报;2010年

2 记者 钟文;教育现代化建设吹响“集结号”[N];成都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教育局 李桂亮 李尚军;春风化雨润无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4 朱梁;清华同方中标沈阳教育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5 王晓飞;让3D技术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陈海洋 通讯员 杨春莲;悠悠联通情[N];喀什日报(汉);2010年

7 本报记者 蒙克;浙大万朋:SaaS让教育信息化走入新时代[N];网络世界;2010年

8 马永斌 本报记者 南卫东;加大专项投资 巩固来之不易的教育成果[N];延安日报;2010年

9 吴剑;“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工程在山南启动[N];西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吴秀敏;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级示范评估[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莉;基于语义的几何学科知识平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10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华;江苏电信数字校园平台建设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歆;校园信息化建设及运作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雨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尹明福;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力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琴;数字化校园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能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系统集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鹤;Web Services在数字化校园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史婷;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0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