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orientation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standard" in the research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is very obvious, and the dimension of "virtue" has been ignored. The moral dimens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Its main connotations include love and care, responsibility,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happiness.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moral qualities depends on the teachers' experience in their daily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批准号:BHA06003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李俊;考试制度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龚怡祖;从“李白现象”看教育创新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7 刘桂海;关于学校体育“元理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曹仲岗;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魏军兰;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借鉴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杨茜;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提高[J];沧桑;2005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美英;中华传统道德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福明;河西地区中学教师素质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正锋;教师专业化与高师课程体系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新民;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设置与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晓慧;试论我国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的理论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文悦;信息化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孙元涛,赵明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经验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4 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郑友训;“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逾越的平台[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6 孙阳春;教师专业化:以何为基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7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8 陈德云;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阶段”关注[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9期
9 孟迎芳,连榕,郭春彦;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4期
10 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宇;学一点教育科学──把教学、教材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J];大学物理;1984年03期
2 汤发宇;把教材、教学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J];高等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3 施汝谷;美国师范学院改为综合性文理学院的过程和原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 傅松涛;教师专业化与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楼望本;;怎样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1年01期
6 楼望本;怎样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2年01期
7 陈中英,刘长春;高校育德教育刍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8 李建中,陆雪琴,,钱一舟;走向心灵深处的尝试──笔谈《心育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9 张金珂;世纪之交的挑战——跨世纪教师素质培养简论[J];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10 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陆黎萍;;学龄前教师的培训研究[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乐翠娣;韩金根;;上海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色与教师的适应与发展[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5 许智坚;;龙岩市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报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建业;;“以常态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一种基于校本的研修制度的实验介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锋;提高社会科学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符德新;师范:前路崎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大学校长说教师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符德新 左益;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完成百分之七十[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刘微 赵建春;研讨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开创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春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方安;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望秋;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探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婧;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康世刚;新数学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正锋;教师专业化与高师课程体系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5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3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