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

发布时间:2018-11-16 12:03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研究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功能和价值,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本文分别从文化、价值哲学、生态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剖析。
[Abstract]: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a complex, multi-level system engineering.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o understand its function and value, and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by studying it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angles. This paper analyze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value philosophy, ecology, psychology, communication and sociology.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X07S_006r)部分研究成果 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7YW051)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锐;网络教育文化之内涵及其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2 李永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宫辉;刘治国;徐渝;;信息经济社会中的信息贫富分化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5 彭虹斌;文化传统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盛群力,褚献华,Gina Burkhardt;21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王佑镁;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心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8 熊才平,楼广赤;多角度审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9 陈海洋;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0期

10 王敏,张振亭,吴中博;超越与创新:文化视野中的教育信息化[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胡敏中;;论公共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相凤华;张春华;张冬玉;林国曼;张继县;;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张康庭;;战略导向的远程教育文化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5 戴晓芹;;试论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创新[J];当代图书馆;2007年04期

6 刘佳;李顺祥;;高分子材料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7 熊才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调查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郭莉;;对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刘成新;徐宣清;;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研究——以山东省“十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焦中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效益分析及评价——一种简单效益分析方法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段宝霞;;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段宝霞;;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罗江华;;“数字减贫”的政策与相关研究述评[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礼龙;基于信息生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5 张未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6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8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洪名勇;农地习俗元制度及其实施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吴峰;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投入与办学效益DEA评价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兆环;利用校园电视点播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婷;初中生视觉素养教学活动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俞亮;基于色彩、平面构成理论之上的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对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敏;中小学普及摄影教育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师林;价值优化:马克思价值观的当代探索[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婷;90后大学生价值观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伟;应用博客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浅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维富;信息素养2.0的内容模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念春;基于视觉文化思考的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霞;功能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研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肃;教育技术在土耳其的应用和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赵国栋;美国高等教育界科技应用的认识与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张新明,李国祥;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国际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朱旭东;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5 杨宝山,孙福万;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邢昭;发展中国家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贫困[J];图书与情报;2002年04期

7 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年05期

8 袁昱明;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及其对远程教学关系的重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5期

9 丁新,任为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6期

10 韩东屏;质疑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论[J];道德与文明;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成华;加快信息化建设 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J];中小学电教;2003年12期

2 沈蔚;;“教育信息化要成为数字长宁的一面旗帜”——访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王小柳[J];现代教学;2003年03期

3 王东;罗亦平;;朱学新:教育不能落后于时代[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3期

4 ;七宝中学:将教育信息化进行到底[J];计算机教与学;2002年12期

5 张楠;;8000个案锻造“经典100工程”——锐捷网络领航教育信息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8期

6 程永军;;教育信息化的新内涵知识管理[J];教育信息化;2005年13期

7 ;迎难而上 成就教育未来——PC厂商进军教育领域的冷思考[J];计算机与网络;2006年Z1期

8 宋新江;;论高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9期

9 张立志;;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

10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J];浙江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石;杨立瑞;孔维武;;用多视角X射线安检技术探测爆炸物[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宋琛;邴喜;;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推动辽宁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应用效益角度思考工程的实施[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孙肖子;孙万蓉;杨颂华;张企民;任爱峰;;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查艳丽;杨立瑞;;多视角X射线安检图像的三维显示[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丁君;范丽恒;樊伟娜;;初中生入学适应的多视角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方勇;;综合多视角SAR图像改正遮蔽区试验[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江平;;多视角下的环境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郭薇;耿伯英;;Floatboost算法在多视角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杨玉模;梁玮;;多视角体三维重建中的分层可视性[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孙肖子;孙万蓉;杨颂华;张企民;任爱峰;;全方位、立体化和多视角课程教学模式研究[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力;方正君逸三大优势绘制信息化蓝图[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耀彬;上信息高速路进教育快车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陈丹;投入与需求不成正比 教育信息化亟需企业注资提振[N];通信信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海伦;统一标准: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通脉络[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李俊;服务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本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6 陈丹;教育信息化亟需注资提振[N];商务时报;2008年

7 ;一点、一线、一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8 陆 雨;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三大难关[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冯庆 实习生 晏慧文;深圳教育信息化应用是重点[N];深圳特区报;2005年

10 记者 梁进峗;会宁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头良好[N];白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文华;多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D];浙江大学;2004年

3 谢同祥;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及其知识咨询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容芷君;基于群体决策的协同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曾成斌;多摄像机协同的行人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伞兴;静态图像压缩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刘勇;基于非定标图象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刘亚辉;面向智能空间的多视角视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刘恒;3D及多视人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才桥;创建校本资源库,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永凯;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万银;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海波;PFI在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罗卓笔;基于校本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式研究与系统设计[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单;戏曲艺术英语资源库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允仙;走向信息资源共享的教育城域网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程敏;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奋;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胡三华;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下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5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35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