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建构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项目代码:40740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主体论”视野下的学校课程管理研究》(课题编号:200811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陈桂生;“学校课程”的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萍;谈谈中学生主体性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潘艺林;论大学的义务[J];中国电力教育;1997年01期
3 刘尧;教育规律研究论纲——兼评“教育内外部规律”提法的合理性[J];教育导刊;1997年10期
4 檀传宝;论学校德育环境的时代构建[J];教育科学;1995年04期
5 金顺明;教育学教材的“知识点”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蔡澄;中学班级管理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9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立新;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莉萍;中学性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友鸣;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燕珍;田径技术课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李洪星;德育环境变迁中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巧斌;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作进;从主体性教育思想看中学语文学科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东芳;课程政策的价值研究[J];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2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2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4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