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图文】:
总共检索出 196篇期刊文献,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近年来混合学习的发表趋势图1.1 所示,整体呈上升趋势,代表着混合学习是研究者们持续关注的内容。图 1. 1 混合学习期刊论文发表趋势整理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在混合学习领域中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整理已有研究发现,混合学习模式是国内混合学习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混合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上,这类研究一般是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构建一个混合学习模式,然后将该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检验该模式对教学的促进效果;或者是设计基于一定平台和系统的用以解决某一类教学问题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在具体课程中去应用。这类研究是混合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也是本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对此类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如表 1.4 所示:
能力驱动型模式学习者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与教师一起参与活动,进行在线交流获得隐性知识2.1.5 已有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较广泛的混合学习模式有 JoshBersin 的“混合学习四环节说”、李克东教授的“混合学习八环节说”和黄荣怀教授的“混合学习三阶段说”。学者 Josh Bersin 将混合学习划分为四个环节,如图 2.1 所示,首先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识别;其次是在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测量的策略;然后是对混合学习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及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混合学习资源;最后是在教学中开展混合学习活动,教师利用一定的平台或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实时管理和调控学生在混合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最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评,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雯;;探析高职英语混合学习模式改革[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曹斌;鲍明丽;何松;;中学混合学习研究综述[J];教育参考;2019年01期
3 苗艳侠;;继承与发展:互联网思维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创新[J];中小学电教;2018年12期
4 吴南中;夏海鹰;;混合学习中“虚实互动”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年02期
5 梁鑫辰;陈雪茹;白凤翔;;混合学习的概念与运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年01期
6 程超志;;《声乐》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年03期
7 林琳;沈书生;;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9年03期
8 王秀丽;;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1期
9 马婧;周倩;;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4期
10 景玉慧;沈书生;;走出混合学习误区:误区剖析与破解之策——以“音视频加工与制作”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余英龙;夏群;;基于Qzone的语文写作混合学习模式探索[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向勇;雷三元;;基于混合学习的《电梯安装》一体化教学设计[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3 李伟;索莹;刘北佳;;混合学习在微波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4 王一燃;;音乐混合式教学的目的[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5 张伟平;叶长青;;混合学习对高校教学的启示[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建华;;学生对小组学习的理解与态度分析[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疏凤芳;赵呈领;万力勇;;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混合学习案例设计与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续迪;;混合式学习在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韩冰;;大学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张茹丹;SPOC:后慕课时期的混合学习方式[N];中国教师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王之康;以“混”促“改”,激活课堂新生态[N];中国科学报;2017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焦建利;2018年教育技术发展趋势[N];江苏教育报;2018年
4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局长 何泳忠;我眼中的美国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王悠然 编译;为数字化大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6 赵江;IT培训的三种方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戴佳婕邋惠正一;打造“百万元EMBA”俱乐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潘建明;聚焦教育技术背景下的“自觉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鑫辰;融媒体背景下的混合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邓雅馨;混合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3 王荣;混合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梦琪;混合学习情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5 祁卫静;大学生混合学习中社会性知识网络的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6 邵婉;基于混合学习模式培养审美情趣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D];温州大学;2019年
7 朱彩凤;基于人际交互的混合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8 宋沛轩;面向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听力APP的设计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9 郎敏;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10 宋杰;混合学习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制作与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0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9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