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小组协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5:05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协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之一。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基于混合学习模式小组协作学习影响因素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SP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协作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协作学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有效性对个体协作学习行为有正向影响;心理信任对个体协作学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支持服务对个体协作学习行为有间接的正向影响。研究建议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自我效能感;确保协作小组的组织有效性;促进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信任;提供完备和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小组协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下个体协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的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收集样本

协作学习,混合学习,行为影响


个体协作学习行为0.68***支持假设H2组织有效性→个体协作学习行为0.35*支持假设H3组织有效性→协作学习自我效能感0.75***支持假设H4学习支持服务→个体协作学习行为0.010.937不支持H5学习支持服务→心理信任0.77***支持假设H6心理信任→个体协作学习行为0.41***支持假设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经过假设验证结果分析,本研究将混合学习模式下影响个体协作学习行为的因素模型进行修正如图2所示。图2混合学习模式下个体协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五、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以及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混合学习模式下小组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SPSS软件对数据及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研究结论如下:1.协作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协作学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学生在进行协作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可能不会特别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团体活动,而是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表明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高,对个体参与团体的协作学习活动和提升协作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团队中组织有效性对个体协作学习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当一个团队缺乏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等,团队中个体参与协作的行为程度将有所下降;反之,当个体所在团队有一个具有组织能力的领导者时,可以有效地组织每次团队的任务,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发展个体能力的同时,又能达到既定的共同目标,则个体参与协作的积极性会变高,且带着明确的个体目标和团队目标参与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孙丽娜,钟璐,王敏,孙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2)
[2]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支持服务[J]. 张成龙,李丽娇.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2)
[3]团队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宋源.  理论界. 2009(06)
[4]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因素的调查研究[J]. 袁爱清,舒曼.  教育探索. 2006(08)
[5]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李克东,赵建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7)
[6]论协作学习中的动机因素[J]. 黄荣怀,刘黄玲子,郑兰琴.  现代教育技术. 2002(03)
[7]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上)[J]. 丁兴富.  中国电化教育. 2002(03)
[8]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  心理学动态. 1999(01)

硕士论文
[1]小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D]. 秦慧臻.曲阜师范大学 2014
[3]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 顾鸳倩.河南大学 2013
[4]CSCL中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杨惠.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0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40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