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索幼儿教师职业怠倦现状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心理控制源量表(IPCS)对福州地区227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福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分高于平均水平的比率为33%;2教龄、婚姻状况、所教班级性质和班级规模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3归因方式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有显著相关,同时,归因方式的内控性和有势力的他人这2个维度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结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并从归因角度降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
【作者单位】: 中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系;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归因方式 调查 非人性化 个人成就感 教师职业 福州地区 低成就感 婚姻状况
【基金】: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重点学科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资助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压力。从业者如果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适当的进行心理调适就会落入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容易形成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身心耗竭——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从业者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的压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纯,张宁;抑郁的归因理论与归因训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6期
2 马弘,汪向东,新福尚隆,张津萼,王玉凤;少年生活质量问卷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宇;孙延林;;华北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张艺;静进;;慢性疾病儿童生活质量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2期
3 舒剑萍,何宏宝,李景玉;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02年08期
4 李广宇,刘福军;华北两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5 张晓玲,刘倩萍,沈丽琴;医科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6 张国忠,毛宗福,毕勇毅,郭毅;1134名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状况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3期
7 彭宁宁,王丽萍,汪玲,周月芳,高根娣,罗春燕,朱蔚,朱佳佩;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4期
8 王丽萍,汪玲,谭晖,安爱华,彭宁宁;上海市中学生生活质量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9 李广宇;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10 黄艳;吴汉荣;卢珊;金振民;;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宏;刘达伟;;儿童生命质量研究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彭焱;李建明;;神经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立平;;聋儿语训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大学生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2 窦东梅;河南两城乡儿童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李晓芳;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社交回避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菲;监内服刑人员亲社会倾向培育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张静;癌症化疗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杨林;暴力危险因素评估及个体认知行为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庄佳;有害饮酒者人格及相关心理问题的初步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陈春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洁;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2 蒋会平,刘宏程,曾治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4 陈素红;普通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云梦学刊;2001年05期
5 杨继平;张雪莲;;山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3期
6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3年01期
7 徐富明,朱从书,邵来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8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9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10 罗晓,施若谷;当前小学教师教学困惑与压力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讯[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2 ;教育动态[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3 张寿康;;读了《幼儿口头言语发展的初步调查》以后[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于全林;;南郊区教育局举办幼儿教师轮训班[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5 刘德信;;为幼师毕业生学非所用进一言[J];湖南教育;1980年05期
6 邝生浩;;临武县普遍办起学前幼儿班[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7 李让恒;;郴县教育局抓紧培训幼儿师资[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8 仲维品;铜陵市教育局举办幼儿教师美工短训班[J];安徽教育;1981年03期
9 胡逢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建议[J];安徽教育;1981年08期
10 ;重视儿童学前教育 积极发展幼教事业[J];江西教育;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丹丹;;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幼教水平的途径[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米磊;;以陶为师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3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以科研为先导 努力探索新时期 师训工作新思路 切实提高师训质量[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01年
5 殷爱娣;;手术室护士易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及对策[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6 刘小禹;章凯;;情绪智力影响职业倦怠机制中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闫敬华;邹晓燕;;教师对幼儿个人事务自主的观念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萌;;教师的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余蓉蓉;伍新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董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军;素质教育从幼教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国务院体改办 范恒山;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关键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杨占苍;收获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何川;眼睛向内看 注重学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霍力岩;幼儿园活动区教学的主要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杨斌;悠悠寸草心 辛勤育花蕾[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7 贾慧琴 【晋·太原市】;谈幼儿教师提问的技巧[N];人民代表报;2000年
8 ;成都一幼儿园要招“男阿姨”[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9 朱晓洁;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N];浙江日报;2000年
10 通讯员 陈今炎 朱千一;民办幼儿园缘何“挤”走公办幼儿园[N];浙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健成;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徐伟;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幼儿教师角色转变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学菊;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维农;幼师数学素质教育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秋艳;我国表演性幼儿基本体操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490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