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

发布时间:2017-06-15 01: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网络发展迅猛,网络文化愈加丰富,网络正剧烈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影响。教师应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网络特点,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利和弊,探索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网络心理疏导技巧,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与习惯,增强心理防范,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状态,让网络为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单位】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心理 心理健康 网络行为 网络管理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在对大学生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心理特征,探讨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霞玲;胡燕;;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2 马俊;王伟;郭彩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势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田守花;;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刘韧;;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马凯;吉刚;;新疆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7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8 胡凯,王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与辅导[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洪晓楠;林丹;;风险社会中的青年心理问题与治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马俊;王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4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来松海;昆明市小学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戴兴玉;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实施途径[D];吉林大学;2005年

4 胡俊英;女大学生求职心理异常分析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5年

5 葛静霞;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学浪;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压力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周日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范道远;现阶段我国税收管理员心理和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桂玲;高中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心理压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燕生;;试论市场大潮中的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2 徐群祥;;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对策刍议[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廖传景;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萍,,胡静萍,谢虹;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汪春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3 杨明桂;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薛平;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5 陈昌华;;剖析大学生心理 做好辅导员工作[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刁辉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7 郭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其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职业时空;2011年04期

8 赖斌;胡西民;刘佳;王晓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9 王艳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毕小平,蔡蕊,丁红,李青山;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药学教育;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云;;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童辉杰;;对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岳芳;罗光霞;;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发展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聂万勇;裴秋宇;秦瑛;;我国大学生心理及高校心理咨询状况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利;阎治安;;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琛;戴艳;雷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施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互助机制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庞毅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应对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峰;爸爸妈妈,你们的心理健康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汪伟;大一新生入学先测心理健康[N];天津日报;2004年

3 记者 黄妙英;我区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4 曹玉屏 王裕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加强[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珏 本报通讯员 张汉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N];山西日报;2005年

6 李 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8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立敏;印象管理与女性健身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耀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武小林;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春艳;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51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3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