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
本文关键词: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
【摘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正在转向包括专业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在内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且教师的工作现场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由大学、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等为主体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区域骨干教师为发展主体,以其所在学校为实践现场,开展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合作研究,实现多方共赢。一个区域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支持性环境,将为教师从传统的以外在"压迫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范式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区域 专业发展 共同体
【基金】:“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重点资助项目“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育机制研究”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诸多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镶嵌于教师日常的专业实践之中,即教师的工作现场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认识,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合作,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柳北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少非;李昌茂;;教师专业发展:来自医学专业实践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曲中林;;关于集成性—回应式教师培训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钟瑞添;耿娟娟;罗星凯;;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理念与行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卢乃桂,操太圣;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宁虹,刘秀江;浅论教师发展学校[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寿;江丽;;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教师文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李颖;李敏;;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范士红;;课程综合化理念下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秀鸿;;论教师文化与班级管理风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张淑芳;刘宏舟;张熙君;;专业化发展视角下的教师教学风格论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孙向荣;贾文启;;教育创新价值取向刍议——基于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武海燕;;教师专业化与职后培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10 赖俊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培养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卜治寒;;动漫教育服务动漫产业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何菊莲;;人格化管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少非;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蒋士会;试论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参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菊;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管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5 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6 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 重塑教师文化[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华;;构建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6期
2 陈世克;郑志恋;;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师发展学校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9期
3 王美;;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TPD):背景、研究、优势及挑战[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李朝辉;李海瑛;;中日中小学教师交流制的比较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3期
5 ;以校为本 课题引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扫描[J];人民教育;2007年01期
6 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07期
7 杨连明;;构筑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8 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9 李盛兵;90年代澳门教师教育政策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10 和学新;教师教育体制变革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时见;;教师教育的源起与流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张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5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6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9 刘亚辉邋本报记者 刘昆;坚持教师教育本色[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邋商报实习记者 王晨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分社社长 刘立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周雁翎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师教育用书编辑室主任 杨晓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教育部编辑 石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吴法源 李松;教师教育用书 多方求解愿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中国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革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运作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梅艳;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殷晓峰;新时期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宋志英;高师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17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1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