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莉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2期
3 田文强;;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6期
4 罗建华,梁斌;试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建中 ,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6 蔡则环,陈桂兵, 李松;淮阴地区大学新生精神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许之屏;郑进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4 黄车白,孙锦华;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卢勤;彭丹;;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曹成刚,何华敏;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延伸实践探索[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卢晓翠,罗海吉;毕业分配应激对军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张小远;肖蓉;;军校大学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连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气质类型的关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春华;河北省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超;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5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李春光;军队医科大学不同培养类型本科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9 章震宇;团体指导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军;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林庆,石洲宝,彭晓明,孙宏,张瑜,李向丽,李丹琳,陈利民,吴俏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1期
2 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3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邓云龙;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4 秦瑞莲,曹晓平;辽宁省三千名大学生SCL-90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5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文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年11期
2 吴枫;;论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障碍及自我超越[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4期
3 张云;;大学生心理问题浅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张晓彬;;试论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5 赵洪朋;;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春莲;;超越自我 适应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及必然性的探析[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方丽英;;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高宏;;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颜秀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诗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文卓;;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大学的补救措施[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忠凤;王文增;;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及其教育策略[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格、人际交往能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英春;邹泓;;亲子依恋和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晓雁;;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个案诊疗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为例[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军;;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许玲;;如何克服交往中的心理障碍[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魏源;;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量表在浙江大学生中的初步试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艳;邹泓;;学生三种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欣;;主体参与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伦娥;怎样让年轻的心不再受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雷泓霈;教育很需要“心理瑜伽”[N];陕西日报;2008年
3 雪松 本报记者 心理咨询师姜运华、麻翠华;你就是最芬芳的玫瑰[N];本溪日报;2010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维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道待解之题[N];文汇报;2010年
6 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柏树岭学校 谢刚 陈涛;为教师的社会能力“补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于立生;超级教师热选折射教育浮躁[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赵振杰;培养综合能力从何入手?[N];河南日报;2005年
9 刘琴;中职生:驿动的心寻求最佳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邱爽;优等生心理问题不能忽视[N];保健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婧;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淑平;内蒙古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3 马小芹;大学生人格特质、评价恐惧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4 侯瑞刚;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孟晓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孟晓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7 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苏雯;团体咨询改进大、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魏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长飞;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19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1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