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2:16

  本文关键词: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 公办学校 教师态度


【摘要】:国内关于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还未见有经验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教师在五个方面的态度进行研究:对办公学校招收流动儿童的总体态度,招收流动儿童对班级教学的影响,招收流动儿童时教师的影响,对流动儿童单独编班的态度,对教育教学改变的态度。对19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关于公办学校招收流动儿童的总体态度是积极的,但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对教学和自身的影响持消极的态度,对单独编班和教学改变持中立的态度。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流动儿童 公办学校 教师态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6CSH01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编号:B0628)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501)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在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两为主”政策的推动下,在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下,选择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的比例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就上海而言,截止2006年,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占该人群总数的54%(见《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璐;;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J];理论月刊;2006年11期

2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6期

3 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4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5 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6 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由晓岚的悲剧引发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守锤;;殛需加强流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以浦东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朝晖;张红云;;农民工流动过程中子女义务教育权的缺损——以湘潭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爱梅;;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蒋国河,孙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反思[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李朝晖;;农民工的流动儿童生存环境与就学的相关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4期

7 黄小萍;龙军;刘敏岚;;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10期

8 严征,柯雪琴,叶旭军,王红妹,施卫星,李鲁;不同生源学校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9 邱兴;杨志俊;;论城市新移民子女亚文化跨越的学校教育干预[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10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亨贞;生存在城乡“夹缝”中的孩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汪清;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同伴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邱春华;苏州市公办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杜科夫;深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邹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邵斯;对南京市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07年

10 贾晓静;我国城市公办中小学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2 杨文娟;新型师生关系:双向尊重——浅议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平等[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由晓岚的悲剧引发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4年01期

4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4期

5 项贤明;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6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胡书芝,吴新慧;生存在边缘——对青年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4年02期

9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年09期

10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喜;;“螺蛳壳”的奇迹——访上海市大境中学[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2 陈大进;;毕节县左坭公社三官小学彝文教学情况[J];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03期

3 辛秋水;私立学校是农村教育的一支劲旅[J];江淮论坛;1985年06期

4 王养华;;方兴未艾的“磁性学校”——改变美国城市教育质量的一种学校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6期

5 杨文金;镇宁江龙区民族教育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02期

6 杨(昌鸟)国,胡晓东;谈谈贵州边远山区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01期

7 瞿振宇;卢健;;海门县改善民办、代课教师待遇[J];江苏教育;1988年22期

8 王笏;采取各种形式发展民族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04期

9 文物华;胡宏文;;如何加强私立学校的管理[J];湖南教育;1989年06期

10 周先彬 ,钱金龙 ,魏从兰;在改革中发展市区义务教育[J];安徽教育;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昆;;关于创办民办中学——“柳亚子中学”的具体构想及实施方案[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黄藤;张于堂;;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更大地发挥民办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曹勇安;;通过办学体制改革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潘梅妹;刘汉梅;李解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难点与对策[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杨莲清;王聚兰;许春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刘军;程勤;沈秀芬;吴惠翠;曹新梅;邱轶红;薛晓华;;浦东新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宁波市1991-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鲜文;;流动儿童分类名称的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杨芝红;;浅析流动人口防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郭福昌;;积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主动应对加入WTO的承诺(讲话稿)[A];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第七期全国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训班报告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崔美英 记者 戚海燕;市教委严令制止乱收费[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马俊民;北京为流动儿童家长补课[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 焦新;治理乱收费不能有丝毫懈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唐青林;四川为民办教育发展安上“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周虹艳;青海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程晗;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策划[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俞路石;安徽不容中小学调整改革偏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李婷;人口流动渐趋家庭化[N];中国人口报;2000年

9 本报实习生 郭继东;投资民办学校 企业大有可为[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林光华 实习生 王春萍;关注民办教育[N];福建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陈刚;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飞;关于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虞晓贞;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琦;上海市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巍;试论民办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建成;论中小学学校战略管理的路径依赖性及其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娟;透视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段威;南山集团教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0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0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