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析
本文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失衡 一体化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 社会流动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农村学校 农村教师
【摘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由来已久,被视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城乡基础教育有着不同的失衡表现,因此,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社会转型、农民的社会流动渐成为一种常态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需要采取"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团校少年工作研究室;
【关键词】: 城乡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失衡 一体化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 社会流动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农村学校 农村教师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投入。从目前情况来看,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状态虽然有所改变,但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武权;;速滑运动员的冰期训练[J];冰雪运动;1980年01期
2 何睦;女子七项全能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3 刘钦晏;;浅议《日本小学教学大纲》[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4 C·B·东尔尼雪夫;列夫;利沙;;指导青少年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标准数据[J];冰雪运动;1982年04期
5 李稼蓬;;试论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3期
6 方惠础;;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1982年05期
7 蒋伏心;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8 季召龙,顾开源;辅导乡校 搞好语文复习[J];江苏教育;1983年17期
9 李来群;浣竟成;陈瑞权;陈绍明;;海外对局选评[J];棋艺(象棋版);1983年06期
10 何睦;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类型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姚坚;夏绍玮;;系统工程方法在宏观投资决策中的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秦成祥;王涛;王成煜;贾立杰;;一个经济网络模型的摄动问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何志谦;周俊梅;;一种全日制小学营养监测模型的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叶启洪;林国雄;;武汉长江公路桥设计构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周勤;;西部开发中的城市化和服务业产业发展[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胡大一;赵明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及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高敬洙;;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及其对延边经济的影响[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陶西平;;以多元化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文;中韩贸易期待均衡发展[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记者 张兴华;朝韩就经济合作达成共识[N];人民日报;2000年
3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李忠奎 尚留占 鲁忠武;国外交通产业布局政策[N];中国交通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赖群阳 苏婷;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赵正元;更新观念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叶风;让京民族经济与文化均衡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杨慎;地产业进入均衡发展时期[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8 江西省大余县委书记 欧阳泉华;跨跃式发展县域经济[N];农民日报;2001年
9 记者 许丰;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抓紧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鲍东明;强化政府责任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峰;论经济增长与增长的社会代价——以泰国为案例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学惠;俄罗斯军事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7 孟晓驷;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举;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汤颖梅;中国农民择业态度倾向转变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沈文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瑞静;对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琳;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海英;我国区域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明达;百色市基础教育现状及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程天云;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弊病与对策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