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网络课程中美的展现及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17-07-08 11:03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美的展现及价值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 美学 形式美 意韵美 价值


【摘要】:网络课程作为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被大量的运用于学习中。但是,技术造就的网络世界,忽视了人的情感和心性,过分强调物化的技术。因此,美学精神在网络课程中也就有存在的必要性。网络课程中的美具体表现在形式美和意韵美,美的最终价值就是要建构网络课程中人与技术融合的文化家园。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网络课程 美学 形式美 意韵美 价值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裸粗中典的组出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网络教育中“时间分离、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使得教师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等围绕网络课程来开展,因此网络课程将在教育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鲁洁;网络时代走出“异化的洞穴”——当代教育的新使命[J];北京教育;2001年02期

2 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6期

3 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苏春景;关于Internet对教育负面影响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赵慧臣;张舒予;;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文科;秦妍;;感恩文化的美德与道德教育的重建[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洁;网络时代走出“异化的洞穴”——当代教育的新使命[J];北京教育;2001年02期

2 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6期

3 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包国庆;WTO的教育参与[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刘成新;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吴中江;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符号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7 张仙,黎加厚;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周朝成,李敏;网络化教育的几点哲学层面思考[J];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9 刘铁芳;古典人文教育——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芹;;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用户界面设计[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林蓉华,黄堂红,黄河明;基于Web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杨劲;E-Learning中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设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刘雷;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情报杂志;2002年07期

5 梁立凯,赵志强,佟强;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导航与交互界面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1期

7 项春,张树有;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导航设计[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杨晓萍;“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网络课程设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年S1期

9 王渊,白朝军,程彦斌,刘文;网络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年02期

10 温希祝,李英;如河发挥校园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风云;朱敏;;中国电影需要具有“和”的美学精神[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起丽;张建新;王丙丽;;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在农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3 曾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潘桂兰;陈晓东;时静华;吕军;马宝慧;唐烨霞;;对我院生理学网络课程构建的思考[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5 许罗迈;;人机交互是网络课程的精髓[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许闽广;;浅谈生理学Blackboard网络课程的构建[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余静;王可;;浅谈生理学网络课程中素材库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周光纪;张兆强;徐明锋;吴洪福;;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陈敏;;广告的魔力在于形式美[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东;陈育哲;王侠;秦荣生;;形式美在面部轮廓整形设计中的意义[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新品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3 朱敏 徐小龙;幼儿园网络课程建构的原则[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商报记者 王万利;金融危机促使白领齐心向“学”[N];北京商报;2008年

6 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 薛华林;伊卡璐的形式美[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谷艳丽;从网络课程到立体化精品课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胡芝凤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N];青岛日报;2007年

9 田丹;沈阳中小学教师尝试“网络研修”[N];沈阳日报;2007年

10 ;论玉雕的形式美[N];民营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6 冯晖;京派小说与道家因缘[D];暨南大学;2008年

7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晓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应答的反馈”部分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万鹏;《草地学》网络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瑞娥;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梁燕飞;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钦;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燕燕;基于Web的小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开发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凯;《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呈现模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4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4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