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7-07-14 00:29

  本文关键词:论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洛克 德行 养成 习惯


【摘要】: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人的理性来源于经验,人的德行是后天养成的结果。人是有形体的理性动物,健康教育是全部教育之首,德行乃各种才赋之首,德行的教育中要注重说理、尊重孩子、启蒙理性、树立榜样、鼓励好奇心、寓教于乐。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加强练习和养成习惯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追求幸福。习惯在德行养成过程中有许多优势作用,习惯的养成要加强练习。
【作者单位】
【关键词】洛克 德行 养成 习惯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早期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既是英国资产革命早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思想家,被誉为“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教育家。其理性教育思想对西方的教育和文化影响深远,他的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徐庆利;;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现代民法中的行为能力制度沿革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黄正华;;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宋宣;试论萨丕尔的功能主义语言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邱紫华;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艺术大师的美学思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邹秀春;;洛克道德法思想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9 罗翔凌;江金波;;浅析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构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丽;论近代自然法的产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兴国;从逻辑思辩到哲学架构[D];南开大学;2000年

6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明君;知识与权力[D];西南大学;2006年

8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邓永芳;文化现代性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晶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关怀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敬辉;中学生道德自律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福成;洛克论财产权之正当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吴涛;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亚丽;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张书玲;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董震;董仲舒哲学思想中的人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玲;从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看近代知识论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剑平;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欧阳德君;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由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佳;;马卡连柯与洛克纪律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郭冰;;《教育漫话》中的教育方法[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3 霍利华;;洛克绅士教育的嬗变[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4 邓莉;;孔子论“好学”[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5 ;教师尚德能力修养[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更生;;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于兴汉;;刘一明道教教育思想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吕洪波;郑金洲;;洛克并非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如平;;美国“教育管理合作计划”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文犀;;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樊改霞;;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看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兼评安迪·格林教授关于民族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碧华;“德商”开发老挝传播“德行”[N];常德日报;2008年

2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牢记“天使”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李茂;“为美国而教”的真正价值[N];中国教师报;2008年

4 第四中学 贾慧舫;德行学识是滋润心灵的甘霖[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王楠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闲散是最坏的一种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啸  天;黑人学生开除过多影响治安多伦多将设立教育公平执行官[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方正雄;论教师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N];湖南日报;2002年

8 余翔林;五育并举 以道德为根本[N];光明日报;2002年

9 廖萍;浅论教师的道德情感[N];贵州政协报;2001年

10 记者 郑宏;王再兴先生捐建景德镇“豪德光彩小学”[N];消费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英;洛克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苗雪萍;洛克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彬;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俊燕;目标清晰度对不同反馈方式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后继成绩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慧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倩;汉代女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杜冰川;14-17世纪西方绅士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8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8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