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学生生活压力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7-29 10:22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生活压力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生活压力 研究


【摘要】:生活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近30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对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进行研究,对产生压力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和归类,认为生活压力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中学生 生活压力 研究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生活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如冠心病、癌症、周期性偏头痛、溃疡、失眠、高血压等,可以说压力与人的健康有着直接联系。国内外心理学者对压力、压力源及压力应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在过去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侯淑晶,解亚宁,张桂薇;不同群体高中生生活质量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3 吴小苹;陈雪玲;;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4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李传琦,孙良民,马登岱;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6 李文道,钮丽丽,邹泓;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4期

7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8 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9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10 郑全全,陈树林,郑胜圣,黄丽君;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毓首;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王道阳;;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方芳;;女大学生生活压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5 魏俊彪;张坤;张静;;大学生焦虑与应付方式、防御方式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静;安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陈麒;教练员领导方式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胡海青,童昭岗,颜军;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9 李可;魏亚栋;;我国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应激与应激源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蔡文菊;褚跃德;王英春;;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王丁;张芳芳;高文斌;;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殷晓旺;席毅林;邱达明;;健美操运动员参赛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6 周琳;钟球;高翠南;蒋莉;陈瑜晖;许卓卫;;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需求量表的信度、效度及敏感性评价[A];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莲娥;唐建良;李婷;;不同性质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毅;;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丽萍;调气安神法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林;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姚丽芳;高中教师压力缓解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6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娜;音乐及生物反馈疗法对大学新生抑郁症治疗的观察[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8 林洁;福州市硕士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芳蓉;大学生学业压力源与睡眠质量的特点及其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李磊;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杨耀华;应激生活事件与心因性精神障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4期

4 沈克祥;少年班与理科试点班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5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6 刘连龙,张富昌;秦巴山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7 钟向阳,张玉芳,范国平;私立学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8 侯淑晶,解亚宁,张桂薇;不同群体高中生生活质量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9 吴小苹;陈雪玲;;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陈朝阳,陈树林;宁波市中学生应激源调查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剑;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衍刚;张卫;岳颂华;李智能;邹泓;;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2 董薇;;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特征[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2期

3 陈颖;徐坤小说研究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连俊彬;国内《今古奇观》研究综述[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庆刚;;十年来“大跃进”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6 吴士新;;对公共艺术问题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陈雪琼;;中国高星级酒店投资前市场分析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董兴杰;张红兵;;近年国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徐杰舜;吴政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春玲;;近年来《聊斋志异》研究综述[J];沧桑;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社会支持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彬;中学生害羞特点及其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竹芬;中学历史合作学习实践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8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88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