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29 13:24
本文关键词: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及原因,并提出消除阻力的对策。文章首先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背景、基本目标、实施规划和初步成效,接着介绍了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阻力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从观念层面和体制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形成阻力的基本原因。据此,详细设计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即概念重建和体制创新,概念重建是指建立开放、合作、民主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体制创新是指建立民主、科学的课程管理体制、落实教师主体课程参与的权利和完善评价制度。最后强调了实施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阻力 原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2.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背景与基本目标10-15
- 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背景10-12
-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12-14
-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14-15
-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阻力形成的表现15-21
- 一、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压力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抵触情绪15-16
- 二、教师注重形式的表达使新课程改革无法走向深入16-18
- 三、学生缺乏积极作为削弱了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价值18-20
- 四、评价公正性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新课程改革目标难以落实20-21
- 第三章 新课程改革阻力的成因分析21-28
- 一、教师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和实用性21-23
- 二、学校管理缺乏教师的积极参与23-26
- 三、教师无法充分实践课程参与的主体权利26-27
- 四、评价主体能力的缺损27-28
- 第四章 新课程改革阻力消解的对策28-38
- 一、建立合作、开放、民主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28-31
-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管理体制31-33
- 三、全面落实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权利33-34
- 四、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34-36
- 五、实施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3
- 授权声明43-44
- 致谢4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媛;马会泉;姚淑波;王立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浅谈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与策略[J];才智;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迅;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十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艳;延边地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4 晏燕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及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爱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中学教务管理规范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王昌金;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课时计划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军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媒介舆论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雪;教师抗拒课程改革的文化解释[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邹自淼;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结构领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8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