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
【摘要】: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旨趣。已有的对于教育实践的解读存在着诸多误读现象。其根源在于教育理论研究者存在着四种假设:一是等级假设;二是趋同假设;三是提升假设或拯救假设;四是空降假设。当理论逻辑遭遇实践逻辑之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碰撞。要破解这一难题,应从打破理解两种逻辑的认识框架入手,确立第三种逻辑,即转化逻辑,并运用这一逻辑研究教育实践,生成以研究心态、研究方法论、研究价值、研究重心、研究机制等多重转化为内容的多层次的研究路径。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转化逻辑 实践路径
【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转型性变革实践中师生生存方式的学校人类学试验性研究”(200508)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对教育实践的关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研究的主旋律,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旨趣。但如何理解教育实践,又如何介入、改造教育实践,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众说纷纭,由此引发的教育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的歧义和争议,成为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小微;;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实践立场及其表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2 孙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路[J];哲学研究;2006年10期
3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马维娜;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周霞;回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年02期
7 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刘少杰;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单小曦;;“新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庆德;刘锋;;婚姻的理论建构与遮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强;知识与行动:一种结构性关联[D];上海大学;2005年
4 王海英;智慧的翘翘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晓臻;社会分层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囝囝;律师社会关系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郭娜;教育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新奎;经济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跃忠;布尔迪厄高等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钱婷;研究性学校变革背景下教育学者生存方式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畅;儒家家族观念与日本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亚平;道德重塑与利益诉求[D];兰州大学;2007年
8 唐启秀;教育实践理性的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潘成广;程今吾生活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冯婉桢;幼儿园观摩教学中教师表演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朱晓宏;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兼评“理论脱离实际”说[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的意蕴[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伍红林;;主动深度介入:转型期教育实践研究的新方式[J];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6期
3 李润洲;;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2期
4 钟启泉;;“教育实践学”的构筑——日本教育学者中村哲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5期
5 李霞;;对实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融合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9年24期
6 王笑伟;;略论陶行知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涂艳国;;科学教育理论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04期
8 孙贵权;关于教育基本概念的创新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赵同森;;试论教育的灵魂[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10 董洪亮;;教育理论建设中的类比问题[J];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实效与魅力:实施创富教育[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叶绍胜;;让每一位教师都走上教育科研之路[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韩方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人格魅力[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亚辉 易连云;教育理论建设的文化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农民没有文化?教师缺乏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张再林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王培峰 于炳霞;教师,请走进教育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泗学校 时春玲;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陈宁;教育理论与经济实践的结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教育部部长 周济;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苏军;教育理论书籍销路转好[N];文汇报;2000年
10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座谈会发言摘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9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丽衡;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愫;杜威教育理论的人性思想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东倩;社会本位教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霍云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理论在华传播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尹伟明;吕祖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原永新;教育理论的学派归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0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0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