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测量工具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测量工具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 量表
【摘要】:目的在综合有关研究文献的观点,以开放问卷调查为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量表,为研究大学生心理求助提供测评工具。方法从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实际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福建省的大学生样本,对问卷作因素分析和效度与信度分析。结果提出信任、需求、容忍度和开放度共4个维度构成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结构和成分;编制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总量表信度系数为0.8392。结论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实际中应用。
【作者单位】: 中国.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系
【关键词】: 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 量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1-3]。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成材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因此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是高校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淑兰;;十二所院校大学生精神病的心理学研究[J];青年探索;1991年02期
2 范存欣,马绍斌,林汉生,王惠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3 余晓敏;江光荣;;心理健康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4 李淑然,纪秀琴,屠惠明;1978—1987年北京市十六所大学本科生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情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斌;;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闻素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刘秀芬;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孙建功,刘秀芬,付云,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秀芬,付云,孙建功,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宝新民;;“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工作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潘奕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职院校的实施与思考[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小玲;儿童期心理创伤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宗峰;数据挖掘在制定病例组合住院费用控制方案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3年
5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艳;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2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3 张迪然,郑勇,屠礼红,陈修明,徐文军,张迪功,郎燕;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个性因素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年02期
4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5 马惠霞,韩向明,张克让;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6 陈钟舜;大学精神卫生(600名医学生的精神卫生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年02期
7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8 黎凡;兰州地区4868名大学生神经衰弱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振虎;岳晓东;许晓芳;王羽青;;农业高等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2 刘建中;;近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综述[J];职业时空;2009年10期
3 顾群;刘翔平;;《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教师评定量表》的编制[J];林区教学;2007年10期
4 谭淑新;盖海红;杨京楼;张秀娥;黄海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12期
5 陈永进;卢康健;巫田森;董美丽;程魏;;重庆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6 孟令宾;赵正;;传统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浅析[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7 周华;童丽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8 熊少东;;呵护脆弱心灵 走向灿烂明天[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9 刘宏强;田丽丽;;量表统计与检验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21期
10 崔立勇;;大学生自杀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银湖;;心理健康教育——架构心育的桥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张汉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对教师的几点特别要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曾先;;浅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胡冰燃;;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小学抓起[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房书华;;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华燕;;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新时期的德育工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刘一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常艳娥;;进一步推进军校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晓玲;对人:当“垃圾桶” 对己:当“清洁工”[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晓锦;莫让心理健康教育成摆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兰州市盲聋哑学校 胡霜;听障生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日报;2008年
4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毛洼学校 柳艾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市教育局副局长 周国韬;充分运用五项举措 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N];长春日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 记者 沈祖芸 蒋夫尔 冯舒玲 陈晓东;让学生每天充满阳光心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通讯员 刘敏邋杨其生;阳光屋与健康心[N];光明日报;2007年
8 卢春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9 金晶华 杜晓峰;打造健康心理 构建和谐警营[N];北方法制报;2006年
10 九江十二中 唐晶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九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宁;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两种话语形态[D];吉林大学;2004年
3 井慧如;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与美加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潘海燕;现代测量理论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肖e,
本文编号:601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0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