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内容 异化现象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黑格尔 片面化 工业化生产 费尔巴哈 人本身
【摘要】:教育的异化肇始于人的异化,在异化的教育中,人本身的受限制又反过来加深了教育的异化。随着异化程度的加深,教育逐渐失去了其"为人"性,转而变成了人发展的桎梏,并表现在教育价值的片面化方面。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现实中的异化现象,使教育的着眼点重新回归到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内容 异化现象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黑格尔 片面化 工业化生产 费尔巴哈 人本身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教育的原初精神在于启迪人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寻求生命的答案,最终导向人的灵魂觉醒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当本着生命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关注人本身,在促进生命与生活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人自身的进化和升华。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扫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赵光武;后现代哲学的反基础主义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齐钢;论当代中国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变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刘砚议;后现代传媒语境下的“道德恐慌”[J];当代传播;2004年03期
5 蒋洪池;从混沌理论看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和“无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肖峰;生命的神圣性与可操作性[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7 张春林;;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研究的受众指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马聪敏;;影像中的女性身份再塑造及女性电影大众化——论近期几部女性电影的两个转向[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2期
9 张皓;中国生态文学:寻找人与自然的和弦[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筱明;冯凯;;论网络道德异化[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润生;论世界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9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洪;论刑法的调整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建青;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方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文山;实践 智慧与健康[D];扬州大学;2004年
3 马爽;消费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国快餐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李永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5 刘e,
本文编号:60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01830.html